7月10日,在“力拓”陷入間諜門事件后,記者探訪澳大利亞力拓有限公司上海辦事處(如圖)。一位“力拓”員工不回音記者提問,只表示目前公司工作人員辦公照舊如常。 中新社發 潘索菲 攝
就在鐵礦石談判還未揭開最后面紗,坊間流言不斷、紛爭繁亂之際,記者發現,進口鐵礦石市場已悄然發生巨變。曾被業界炒得沸沸揚揚的力拓與鋼企之間采用67%預付款的結算方式突然發生逆轉,改為印度礦為98%信用證,巴西礦和澳洲礦為100%信用證結算。這一預結算方式的改變意味著此次進入加時賽的鐵礦石談判出現了新的轉機,坊間曾喧囂的“中國鋼企或已接受降價32.95%首發價”的傳言不攻自破。
記者從相關鋼企了解到,目前盡管現貨市場鐵礦石價格還在看漲,但近兩周內,現貨礦已經很少,相反市場上長協礦居多。現貨市場上,巴西礦的到岸價最低為100美元/噸,印度礦到岸價94美元/噸,而澳洲長協礦價為80美元/噸。其中巴西礦基本以長協礦示人,其他進口礦也是“長多現少”。
據悉,我國目前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鋼廠與貿易商總計112家,其中鋼廠70家,貿易商42家。但這一數字并不包括一些邊貿企業的鐵礦石進口。中鋼協此前曾反復表示,下一階段整治的重點將是鐵礦石的流向,政府相關部門可能會聯合成立進口鐵礦石流向調查辦公室。這一整治舉措或許可以解釋為近期進口鐵礦石市場“長多現少”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鋼企為了躲避“鐵礦石炒賣調查門”,可能會出手長協礦以避嫌,這對于監管機構或許又提出了新的課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