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海市國家安全局正式表態:2009年以來,在中外進出口鐵礦石談判期間,澳大利亞力拓公司駐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胡士泰等四人,采取不正當手段刺探竊取了中國國家秘密。業內人士表示,國際礦商拉攏收買鋼鐵業內部人員、刺探竊取情報在行業內“已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
一位參與中方談判組的鋼企負責人向記者坦承:“感覺每一次談判對方準備都很周密,先機總是掌握在他們手里。”
記者獲悉,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總經理助理、礦業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譚以新于7月7日被北京警方拘留,原因是涉嫌商業犯罪。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負責鐵礦石談判的組織方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也有多位人士接受了有關部門的“審查”。這些鋼企的高層管理人員到底是因為什么被帶走調查?
眾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上述涉案人士多是將有關所在鋼鐵企業或業內重要的機密數據泄露給了力拓等鐵礦石談判對手。對方也由此掌握了國內鐵礦石談判團隊的底線。
一位參與中方談判組的鋼企負責人向記者坦承:“感覺每一次談判對方準備都很周密,先機總是掌握在他們手里。”
一位國有鋼廠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鋼企來說,原料庫存的周轉天數、進口礦的平均成本、噸鋼單位毛利、生鐵的單位消耗等財務數據,屬于鋼鐵企業機密信息,不得隨便外傳;此外,一個鋼鐵企業的生產安排、煉鋼配比、采購計劃等,也屬于企業內部資料。
一位中鋼協人士告訴記者,中鋼協會定期將行業統計數據反饋給會員單位,其中,行業平均毛利是“非常重要也非常機密” 的數據,“如果礦商掌握了中國鋼鐵行業的平均毛利,那么,它會對中國鋼鐵行業的成本承受能力了如指掌,而談判時,雙方公開的價格要求,往往比實際成本要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首鋼人士告訴記者:“所謂涉密的情報,包括企業的生產成本——這涉及對于礦石等原材料價格的承受能力;企業的技術改造水平、具體經濟技術指標——比如內外礦配比比例;生產技術參數——高爐生產系數、焦爐系數,甚至國家政策發展動向等,都是屬于涉密因素;而從鐵礦石談判的商業機密上來說,中國出什么招?中方談判對策幾何?都是重點。”
國際礦商刺探情報“不是一兩年的事了”
情報的泄露工作,很可能也不是免費的午餐:“于公,鋼廠爭取多拿到礦石,首先滿足自己的生產,超量部分再拋到現貨市場;于私,給相關情報,個人可能從中收取好處。”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胡士泰等人拉攏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的路徑,但是上述消息人士認為:“如果僅僅是提供了本企業的數據情報獲利,尚屬商業行賄范疇;而安全局出動,肯定是涉及到了行業機密。”
而情報的泄露工作,很可能也不是免費的午餐。上述消息人士告訴記者:“于公,鋼廠爭取多拿到礦石,首先滿足自己的生產,超量部分再拋到現貨市場;于私,給相關情報,個人可能從中收取好處。”
接觸過胡士泰的業內人士表示,胡士泰平時接電話很少用手機,一般會要求對方撥他的座機號碼,“現在看來,可能是擔心被竊聽”。
知情人士透露,有關部門已掌握胡士泰的大量電話錄音和個人電腦資料,這將為胡是否從事間諜活動提供有力證據。另外,胡平時出席大量公共活動,亦與業內人士交往頻繁,“胡每天的任務幾乎都是會見內地業內人士,行程很滿,胡在被捕前兩天,還與中方鐵礦石談判隊伍商討價格問題。”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國際礦商拉攏收買鋼鐵業內部人員、刺探竊取情報在行業內“已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