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產令難阻中小鋼企復產潮
唐山多數中小鋼企復產,企業利潤收窄;限產無細則地方難執行
4月24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遏制鋼鐵行業產量過快增長的緊急通報》,中小鋼鐵廠被指為產能過剩的禍首。
在有史以來最嚴厲的“限產令”之下,作為地方財政支柱的中小鋼鐵企業境況如何?近日,記者走訪了產量占全國十分之一、中小鋼廠云集的鋼城唐山,期望通過這面鏡子,觀察整個鋼鐵行業的發展。
唐山鋼企陸續復產
5月24日,王勇從廠門口的小賣店買了冷飲,抿了一口后,趕緊將蓋子蓋上,因為過往的大掛車會帶起許多塵土。“近來拉鋼管的車明顯多了”。王勇是當地一家軋鋼廠的工人,“最近還算有點利潤,我們又重新上班了,已經干了7天了。”
一個月前,在4月24日,國家工信部完成《關于遏制鋼鐵行業產量過快增長的緊急通報》,該《通報》被媒體稱為“限產令”。通報要求:“各地工業部門控制鋼鐵總產量,淘汰落后產能,并“對落后鋼鐵企業、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生產的鋼鐵企業,要商請當地商業銀行減少或停止貸款”。
這份限產令被外界解讀為針對中小鋼企。然而在河北唐山這座民營鋼鐵重鎮,鋼企卻在陸續復產。
王勇所在的工廠緊挨著唐山市豐潤區的豐白路,這條坑坑洼洼的道路兩旁,有幾十家規模不等的鋼鐵廠。鋼鐵行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在當地人看來,“這條路比102國道還要重要”。
這次工廠復產,王勇已經盼了3個多月。“去年10月份我們就停產了。過年的時候干了小半個月,開了700來塊錢。一直在家待到現在。”他說,在工廠滿負荷生產的時候,他每個月能賺2000多元。
5月24日、25日,記者走訪了周邊多家鋼鐵廠,除了個別幾家在檢修設備外,其他的廠子近期也都在陸續恢復生產。
鋼企稱復產基礎不牢固
中小鋼廠的復產契合了鋼鐵市場的走勢。自去年11月13日熱軋卷板價格深跌至2800元后,市場價格一度漲了近千元,但節后又陷入震蕩下跌。直到今年4月份,鋼鐵價格才開始上漲。5月初,國內鋼材價格指數達到148.51點,較3月末上漲4.36%。
鋼價漲漲跌跌,王勇所在的軋鋼廠也產產停停,王勇不知道這份工作還能維持多久。當地鋼鐵廠的老板們也承認,它們復產的基礎并不牢固。
與王勇所在的鋼企不同,唐山市凱利達鋼鐵公司一直在運轉,主管銷售的梁建軍告訴記者,“去年上半年生意好的時候,每個月能有兩萬噸的銷量,現在只有幾千噸。”為了控制成本,凱利達已經下調了工人們的工資。
在豐潤區的曙光鋼材市場,多家貿易商的攤位門口都有卡車來拉貨,一改幾個月前的蕭條景象。但隆昌商貿有限公司聶喜來卻樂不起來,“最近價格漲了點,但每噸我們也就賺5塊錢,還不夠大鋼廠的交通費。”
聶喜來說,現在他可不敢再存貨了,年初的那波行情為了追漲囤了一批貨,但最后全部低價甩出去了,賠了好幾百萬。
“限產令”細則尚未出臺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鋼鐵業出現了盲目擴大生產的苗頭,最終使工信部出手調控。中鋼協副秘書長羅冰生認為,目前各地的中小鋼廠,借助其成本優勢,生產恢復較快,增產存在較大盲目性。
但對于“限產令”,一些鋼企卻有不同看法。新凱利銷售負責人表示,“限產不限產不是聽上面的要求,要看市場需求,貨賣不動了就限,不賺錢就限。”這個觀點在中小鋼企中有一定代表性。另一家鋼鐵企業甚至表示:“目前管材利潤高些,工廠新建的管材車間6月份要抓緊投產。”
5月25日,唐山市工業促進局經濟運行處趙副處長告訴記者,當天他才收到省里轉發的《通報》,但具體的執行方案,市里還沒有商討。“要等到細則出來。”
記者走訪了多家鋼鐵企業,這些企業大多表示,盡管利潤不高,但在能夠承受的情況下還是會滿負荷生產,因為和客戶尤其是長期重點客戶的合作是最重要的,這些客戶不能流失。
在河北省冶金工業協會的王大勇看來,這是一個“越生產越虧本,越虧本越生產”的怪圈。眼下很多鋼鐵企業為了搶占或者保住市場份額,在產品趨同、質量趨同和市場趨同的情況下互拼產量。
他認為,限產令于中國鋼鐵行業可能是件好事,有助于行業健康發展。但同時還需要看到,限產只能是權宜之計,更重要的是看企業能否跳出怪圈,從新的角度考慮,開拓新的市場。
- 觀點
重組或分工是行業出路
一方面是產能過剩導致價格暴漲暴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考慮到其對地方財政、就業等的拉動作用。中小鋼廠何去何從?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新創的觀點是,在淘汰落后、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兼并重組是必然的道路。
2008年12月19日,唐山市規模較大的兩家民營鋼鐵企業遷安九江鋼鐵和豐南國豐鋼鐵牽頭出資入股現有地方鋼鐵企業,組成長城鋼鐵集團和渤海鋼鐵集團。“形式大于內容”,當地政府官員私下里說,在行業景氣時期,有形之手的調控在“下有對策”面前會顯得力不從心。
對此,有行業專家建議,鋼鐵產業要努力形成新的生產格局,即大的鋼鐵企業集團控制全行業的粗鋼產量和多種大規模化生產的鋼鐵制品,一些中小型鋼鐵企業更側重于對鋼材的深加工和延伸性服務。(記者 丁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