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公司再次陷入被員工指控的噩夢。這次的目標,是沃爾瑪公司全球CEO李·斯科特。該公司前任市場主管朱麗·羅西姆,向法院指控李·斯科特“受賄”——接受了一個供應商提供的旅游活動、輪船折扣以及若干珠寶。
與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及其家族相比,李·斯科特似乎并不出名。但他是不折不扣的全球最有權力的商界人物之一。過去3年,沃爾瑪公司連續榮登《財富》雜志“全球500強企業”榜首,作為在該公司打拼25年、并登上首席執行官寶座的人,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第一總裁”。
作為總裁,李·斯科特接受供貨商的一些禮物,似乎算不上什么大驚小怪的事情。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零售行業采購人員吃請、拿回扣的事例“幾乎就是一個行業潛規則”。然而,對于沃爾瑪這個被稱為“商業恐龍”的巨型跨國公司,問題并不簡單。
沃爾瑪一度被稱為“最講道德的公司”。它嚴格禁止公司管理人員從供應商或是那些希望和沃爾瑪做生意的公司那里接受任何禮物和經費。為了防止個人利益損害公司利益,沃爾瑪要求美國供應商到位于阿肯色州本頓維爾總部全透明的談判間,與采購人員面對面做生意。在采購部門辦公室的醒目位置,甚至張貼“我們絕不收受任何賄賂”的標語。
可能正是基于這樣嚴明的“鐵律”,沃爾瑪公司30年間從美國中部一家小鎮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集團。“第一零售網”總編丁利國表示,素以“治軍”嚴厲著稱的沃爾瑪,如果連年薪上千萬美元的CEO都會動供應商的腦筋,可見采購領域的“生意”肥水厚得實在令人難以想象。如果這件案子最后查實,它將是對沃爾瑪管理體系的莫大諷刺。
零售業界利潤一向微薄,“薄利多銷”也是行業的金科玉律。目前,中國本土零售行業平均利潤也就幾個點的毛利。沃爾瑪這樣的大公司,稅后利率大約是3%。在這個競爭白熱化、利潤單薄的行業,從上到下各個采購環節中的“腐敗”問題,卻一直是行業痼疾。
丁利國表示,對于采購腐敗這顆“毒瘤”,老板都心知肚明,不過大多數人對此諱莫如深。中小企業供應商們不敢輕易動這些手握生殺大權的“老爺們”,只有那些零售業巨頭才有清除這個毒瘤的底氣和膽魄,而路途照樣艱險無比。
這次“丑聞”被爆料之前,李·斯科特一直被稱為“平民總裁”。他做事不喜張揚,自己開一輛大眾甲殼蟲汽車,外出開會時為了節省起見,總是與人合住一個房間。他的辦公室也不過十幾平方米,房間中幾乎沒有任何擺設。這位作風一貫嚴謹、為人溫和的總裁,業余愛好幾十年不改——他一直是個狂熱的釣魚愛好者。
早在2003年,李·斯科特領導的沃爾瑪公司年銷售總額就高達2560億美元,超過了當時波蘭整個國家的GDP總額。目前,其年銷售額已高達3500億美元。有人預測,照這樣的擴張速度,沃爾瑪15年后將會與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相當。
不過,統治這樣一個龐大的經濟體,李·斯科特的煩惱無處不在。據統計,從2005年1月至今,美國聯邦法院已經受理了250件沃爾瑪員工對公司的起訴案件,絕大多數都和性別歧視和違反勞動用工規則有關。從2005年底至今,沃爾瑪為此向員工付出的賠償金已達2.5億美元。斯科特為此說過:“每天早上我先是閱讀銷量報告,然后就是見律師!
沃爾瑪屢遭訴訟的“不良形象”,顯然與其遍布全球1萬多家分店的商業帝國快速擴張有關。幾乎在每個國家,沃爾瑪都是最有勢力的“公民”。比如在孟加拉國,沃爾瑪給孟加拉人帶來了歐洲服裝的樣品,每件零售價在100~130美元之間,卻要求在孟加拉國的出廠價定在10美元一打。
同樣的故事,在中國、東南亞及拉美等第三世界國家的“加工廠”反復上演。在受到跨國公司技術、資本、知識產權優勢盤剝的同時,這些勞動力價格已被壓縮到最低的生產商們,同樣要在沃爾瑪的“供應鏈帝國”面前俯首稱臣。因為誰控制了渠道,誰就拿到了討價還價的最大籌碼,誰就控制了商業戰場的制高點,這正是沃爾瑪奮力擴張的密鑰。
業內人士分析,李·斯科特必然會全力辯護,以維護自己“供應鏈之王”的全球形象。不過,最近,李·斯科特恐怕沒心情去釣魚了。(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