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宏達股份的股東平原實業和益多園房地產,通過競價交易系統分別減持751.36萬股和696.23萬股宏達股票,減持比例均超過總股本1%,違反了證監會此前發布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成為首個觸犯“紅線”的案例。隨后,福建恒聯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零售分公司又接連冒出違規減持行為。目前,證監會已對宏達股份兩違規股東展開立案稽查。
這些消息引發了人們的思考:新的減持規范能否真正緩解大小非解禁壓力?如何有效限制和處罰類似的違規行為?
大宗交易開辟轉讓新渠道
“大小非”是今年股市中的高頻詞。在前期快速下跌過程中,由于短期內大小非集中解禁、大小非與原流通股東巨大的持股成本差異等原因,市場將大小非視為“猛虎出山”,甚至產生恐慌心理。
針對這一情況, 4月20日,證監會正式對外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 規定上市公司股東集中出售超過一定數量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應通過大宗交易系統轉讓。
據介紹,在國外成熟市場上,大宗股份轉讓一般通過大宗交易或通過證券公司進行公開發售的方式在場外進行。相比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或公開發售具有定價靈活、對場內交易價格影響小、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特點,是更適合大規模股份集中轉讓的交易方式。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表示,指導意見體現出管理層穩定市場,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目的。新規并非不讓減持,而是要加以規范,合理減持,以減輕對股市正常運行的沖擊。
數據顯示,大宗交易作為限售股份轉讓新渠道的作用已經開始顯現。新規實施后半個月內,截至5月5日,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的最大數量為830.71萬股,最高成交金額為47358.78萬元。半個月以來的成交金額上交所達81375.8萬元,深交所達21761.53萬元。
技術性漏洞如何補
新規體現了管理層穩定市場的意圖。然而,也有市場人士提出,由于規則設計上過于簡單,有可能讓大小非鉆了“空子”,影響其作用的發揮。
在指導意見實施當天,中體產業大股東金保利就賣出了總股本的0.99%,從而規避了一個月內出售股份數量超過1%應通過大宗交易系統轉讓的規定。有人認為,如果大股東每個月出售0.99%,一年也會減持11%以上,對市場的壓力也不小。
二次買賣問題是新規的一個爭議熱點。如果有人在大宗交易平臺接手1%,也可能馬上在二級市場拋售。大股東還可能在大宗交易系統找一個不易查出的關聯方,然后回到二級市場轉手。
針對這些問題,賀強建議,可以同時既規定比例,也規定絕對數量。比如一個月內減持超過總股本1%的,或超過200萬股的,都應進入大宗交易系統。對二次買賣也應有所限制,把二次買賣限制在大宗交易系統內進行。
國家發改委研究員李琨則進一步提出,關鍵不是規定百分之幾的比例,而是讓大小非全部進入大宗交易平臺,完全利用大宗交易平臺消化市場的這部分壓力。大宗交易平臺有兩個作用,一是大宗股權持有者的平臺,二是為企業相互并購提供一個場所。現在要做的是建設好大宗交易系統,讓其真正發揮其效用。
就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對集中競價交易的影響,賀強表示,目前我們的大宗交易系統不同于國外市場。他們的大宗交易系統是場外市場,我們則是場內市場,掛牌在交易所,在下午2時55分以后協商定價。這樣,大宗交易的價格在次日仍可能對場內價格造成沖擊。如果將大宗交易系統轉為場外市場,就可能避免這樣的沖擊。
多管齊下化解難題
根據測算,在2007年總共有1000多億股的大小非解禁,其市值相當于兩萬多億,據統計,去年市場上實際減持出售的大小非占解禁股總數的30%。從5月開始,今年解禁股的數量仍有854億元之多。信達證券的分析報告顯示,2009年和2010年股市仍要面對大小非集中解禁的考驗,其中2009年8月份、12月份和2010年12月份是大小非解禁最高峰的時期。
很多市場人士認為,僅僅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很難完全解決大小非這一將長期影響股市的因素。
李琨建議,減持過程中可以劃撥一定比例的國有股進入社會保障基金。這會起到“一石二鳥”的作用。一方面社保基金不會輕易減持,減輕了對市場的壓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全體人民分享股市利潤,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對于小非的大量套現,李琨認為,通過股權分置改革,非流通股東與流通股東之間已經通過合約安排獲得了流通權,不讓其減持套現也不盡合理。政府不應干涉合約,但要干涉暴利。例如對小非征收暴利稅,還要對自解禁以來已經減持的追加暴利稅,這也體現了稅收的公平性。
記者就減持原因和規模問題采訪了一些大小非。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周強表示,這是董事會投資決策,個人不好透露或評價。中信證券股東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劉先生則表示,領導在外地出差,自己不了解情況,不方便回答。
賀強強調,目前大小非尤其是小非的減持不透明,應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大小非減持應改提前公告,公布減持量和具體減持時間表。減少對大小非減持的過度反應和恐慌心理。大小非解禁應統一把握節奏和速度,在市場低迷時,管理層有權作出減停減持等相關規定。
還有專家提出,可以鼓勵股東通過發行存量可交換債券減持達到一定規模的股份,將當前減持壓力技術性置后,轉換到一定期限以后。或者成立專項基金,主動承接具有投資價值的大小非減持。 (李濱彬 許志峰)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