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不存在“誰占便宜誰吃虧”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發布《關于中美經貿關系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澄清中美經貿關系事實,闡明中方對相關問題的政策立場。
近期,美國以各種借口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應。
美方認為巨額貿易逆差讓美國“吃虧”。白皮書指出,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

中美兩國建交46年以來,雙邊經貿關系迅速發展。中美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寬、水平不斷提高,為兩國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福祉提升作出重要貢獻。
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2024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達6882.8億美元,是1979年建交時的275倍,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8倍多。
目前,美國是中國第一大貨物出口目的地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2024年中國對美國出口、自美國進口分別占當年中國出口和進口總額的14.7%和6.3%;中國是美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2024年美國對華出口、自華進口分別占美國出口和進口總額的7.0%和13.8%。
中美雙邊貿易互補性強,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威脅。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美貨物貿易差額既是美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必然結果,也是由兩國比較優勢和國際分工格局決定的。
“中國并不刻意追求順差,事實上,中國經常賬戶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已從2007年的9.9%降至2024年的2.2%。”
客觀認識和評價中美雙邊貿易是否平衡,需要全面深入考察,不能只看貨物貿易差額。
美國是中國服務貿易最大逆差來源地,逆差規模總體呈現擴大趨勢,2023年為265.7億美元,占美國服務貿易順差總額的9.5%左右。綜合考慮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本國企業在對方國家分支機構的本地銷售額三項因素,中美雙方經貿往來獲益大致平衡。
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是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外資企業青睞的投資熱土。
2022年美資企業在華銷售額高達4905.2億美元,遠高于中資企業在美786.4億美元的銷售額,差額高達4118.8億美元,美國企業跨國經營優勢更為突出。
在美國政府升級全球貿易戰之際,美國眾多大企業紛紛訪華,展現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不久前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外企陣容強大,其中美企數量最多,達到27家,占比約三分之一。禮來、高通、蘋果、黑石、嘉吉、聯邦快遞等眾多知名美企負責人紛紛表示中國是重要戰略市場之一。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的當下,中國市場展現出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正成為跨國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穩定錨”。
蘋果CEO庫克承諾持續加大在華研發投入;全球動力技術先行者康明斯在華50個零碳項目發布;全球物流地產巨頭安博計劃繼續加大在華投資……美國企業持續加碼投資中國,不僅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投票,更是市場規律作用下的必然選擇。
事實上,美國也是中國重要的投資目的地,中國企業對美國直接投資快速和顯著增長。
根據中國商務部數據,截至2023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存量約為836.9億美元,覆蓋國民經濟18個行業門類,中國累計在美設立境外企業超5100家,雇傭外方員工超過8.5萬人。
中國還對美國進行了大量金融類投資,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截至2024年12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7590億美元,是美國國債第二大外國持有者。
作為發展階段、經濟制度不同的兩個大國,中美雙方在經貿合作中出現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關鍵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通過對話協商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辦法。
中美兩國都在追逐各自的夢想,都致力于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正如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所指出,中美經貿關系本質是互利共贏,不存在誰永遠吃虧、誰永遠占便宜的問題。

(“三里河”工作室)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2日 10:13:32
- 2025年04月22日 09:54:14
- 2025年04月22日 09:34:25
- 2025年04月22日 09:32:19
- 2025年04月22日 07: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