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各方持續發力 中國物價維穩戰再添勝籌
作者 石巖
連日來,隨著官方物價“組合拳”的持續發力,物價過快上漲的態勢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進入12月,各部門及地方平抑物價力道不減,為獲得此次物價維穩戰的勝利更添了幾分籌碼。
針對此前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中有關實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的表述,國家發改委11月30日發出通知,稱對此應予以正確理解,該舉措不會改變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定價的自主權,更不是向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回歸。
通知強調,首先,此舉目的是為了保持價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其次,實施價格臨時干預措施是有法律依據的。第三,即使在必要時采取價格臨時干預措施,也不會改變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定價的自主權,不會影響企業的一般生產經營活動。同時,這種干預措施也只是暫時性、輔助性的。
通知援引2003年“非典”時期以及2008年初少數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過快上漲時當局啟動價格臨時干預的成功案例,論證了此次調控的合理性。通知同時指出,針對市場價格的異常波動,政府實施必要的行政干預,在發達國家也不乏先例,美、德、法、日、韓等國都有政府干預價格的做法和實踐。
交通運輸方面,1日起,全國所有收費公路全部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范圍,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同時,各地將重點打擊假冒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騙逃車輛通行費等違法行為,確保道路運輸行業公平競爭和運輸市場秩序穩定。
面對物價過快上漲可能給低收入地區和人群帶來的沖擊,相關部門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和積極應對,最新動態是,財政部1日宣布,經商民政部,已向中西部地區下撥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價格臨時補貼資金3.5億元,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15元,補助期限為今年11月到明年3月,以確保農村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不因近期物價上漲受到影響。
此外,當局近來“大手筆”的拋儲也彰顯了政府平抑物價的決心,據悉,3日,30萬噸國家臨時存儲大豆即將投放市場,這是2008年國家啟動大豆臨時收儲以后,庫存大豆首次公開以拍賣的形式競價銷售。
另一個來自農業方面的數據,也足以振奮平抑物價取得成效的信心,“十一五”時期,全國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53.1億公斤,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近日表示,今年全國糧食產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7年增產。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供給的充裕,無疑是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的不二“法寶”。(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聞育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