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要逐步化解涉及面廣泛的民生難題。逐步解決入托難、上學難問題。城市幼兒入托難近幾年來逐漸突出,應將幼兒教育納入政府公共教育范疇,增加教育資源,同時要解決上學路遠、優質學位少的問題,增加教學點或補助寄宿,實施均衡教育。逐步解決住房難、房價高問題。大力建設公共保障住房,建設大批量的城市公共租屋,為城市居民和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解決居住問題。從事權與財權相適應入手,調整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體制,進而理順省級地方政府與市縣地方政府的財政關系,地方政府能夠獲得穩定的財源,從而讓地方政府從“土地財政”的圈子里跳出來,不再成為高房價的推力之一。進一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推進,覆蓋城鄉的醫療保險體系基本建立,今后還需進一步提高醫療保障水平。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改革
涉及廣泛的民生難題,往往并不是簡單地靠增加資金投入和數量增長就能解決的問題,它常常與社會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有密切的聯系,與人們的思想觀念和部門利益有密切的聯系。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動力,也是30年來取得成功的法寶,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堅持社會領域的改革,擴大社會領域的開放。二是轉變觀念。在明確政府責任的同時,要克服政府包辦的思想,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與規則,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和作用。三是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在體制機制上做文章,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各自的功能,充分發揮社會公益組織的作用,調動兩個積極性,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和諧社會。
作者系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五方面建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民生保障機制
民生問題,涉及到全體民眾的受教育權、勞動權、生命權、健康權和社會保障權等生存權與發展權。改善民生,
迫切需要建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民生保障機制
□謝建社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順應全體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及時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障和改善民生將成為“十二五”的重要任務。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經成為新時代的主旋律。
民生問題,涉及到全體民眾的受教育權、勞動權、生命權、健康權和社會保障權等生存權與發展權。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建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民生保障機制。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曄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