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躥越高的CPI,讓一向被認為“只會花錢,不會賺錢”的大學生也不得不思考如何讓手頭的錢保值的問題。雖然還沒有固定收入,但已有熱衷理財的學生將并不寬裕的生活費湊到一起,一同闖蕩股市;而那些原本對理財一竅不通的學生,也開始走進銀行,向理財顧問咨詢:“有什么適合我的理財方式嗎?”
他
周驥達同學主持“微型私募”
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專業的大二學生周驥達雖然剛滿20歲,卻已經是個小有資歷的股民了。2009年高考一畢業,他就把自己積攢下來的2萬元壓歲錢投到股市,做了一單泰潤國際。那一年,這只股票從13塊變成了26塊,周驥達的2萬元也變成了4萬元。后來家里給他追加了投資,班里兩個關系好的同學也把自己攢下的生活費交給周驥達,大家集資炒股,打算甘苦與共。“我們的團隊就類似于一個微型私募,現在的倉位在11萬左右。我是做決策的人,相當于一個基金經理。”周驥達笑道。
理念 不能只靠利息維持生活
一個新聞專業的學生,為何如此熱衷金融?周驥達以相當老練的口氣告訴記者:“目前通貨膨脹,雖然存款利息提高了,但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僅靠利息維持以后的生活是很困難的,必須尋找錢生錢的途徑。”
抱著這樣的念頭,周驥達將金融理論和證券分析的書當作自己的課外讀物,每個雙休日,他都騎車去復旦輔修金融學。在QQ群里他也以最年輕成員的身份,和那些在股市混跡多年的大哥甚至叔叔伯伯們討論炒股經驗,專業知識就這樣慢慢豐富起來。
和大多數學生一樣,周驥達他們并沒有多少錢。憑借專業特長,他們平時會去拍些婚禮攝影,一個月約有1000元左右收入,維持日常開銷。他們將那些從壓歲錢、生活費里省出的少量資金投入股市,希望能邁出“錢生錢”的第一步。
原則 不能只看賬面浮虧
炒股的日子,周驥達也見過一些風浪。有一段時間見股市大好,他也曾增加投入,結果被打了下來,一套就是三個月;贏利最多的一天,碰到漲停板,大概進賬一萬五千元,但這份喜悅并未維持多久,跌停板又來了。“開始的時候心理上總會受點沖擊。”周驥達說,“看見收益少了很多,會心情不好,很不爽。后來,慢慢地知道自己的目標是長線,對于這些短線的收益就不那么看重了。畢竟只是賬面浮虧,維持一個好心態才是最重要的。”
做長線,也是為了學業的考慮。每天下課后,周驥達會去看看收盤價如何,他估算了一下,每天花在炒股上的時間大概半個小時。做短線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周驥達認為,對學生來說并非最佳選擇。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