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快遞業的電子商務嘗試是“隔空擊物”,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小打小鬧”,無法使得“馬云帝國”受損
快遞行業競爭壓力凸顯,順豐、宅急送、申通快遞三甲為此發起“跨界反擊”發力電子商務,以期分羹今年銷售收入將達4000億元的阿里巴巴市場份額,但這“發力”能否撼動阿里巴巴的“大佬”地位?
小打小鬧?
北京宅急送快運股份有限公司已經上線了商品代銷平臺“E購宅急送”,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則推出了購物網站“順豐E商圈”,申通快遞創辦了“久久票務網”。涉足電子商務的三家企業,總部分別在北京、深圳和上海。
有分析稱快遞業的電子商務嘗試是“隔空擊物”,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小打小鬧”,無法使得“馬云帝國”受損。
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中國企業家》記者表示,這是快遞在爭取產業鏈上游的舉動。快遞處在產業鏈的下游,“網商”控制著“網購”商品,具有選擇快遞物流服務商的支配地位。從經營的角度看,“網購”的利潤大于快遞。這是部分快遞企業嘗試“網購”的原因。
目前,快遞嘗試“網購”基本處在“代理”階段,較為初級,且容易給快遞客戶不專業的體驗。徐勇評價,對于快遞企業來說,如果在同一個平臺上兼容的話,它“利弊”并存。“利”是增加了利潤,“弊”是給客戶不專業的體驗,以及非代理同一類商品的商家認為其業務具有排他性的顧慮,主要是客戶銷售的信息被采集。
這種“弊”,明顯的限制了快遞業在電子商務的發展。
未來只有8家左右快遞公司生存空間
據《通信信息報》消息,宅急送副總裁熊星明表示,“E購宅急送”只是一項增值服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網上商城。不過未來一旦這一增值服務利潤擴大后,基于呼叫中心、信息技術等條件,宅急送有可能會涉足網上商城,但目前還是會專業做好快遞本職業務。
而申通快遞拒絕向《中國企業家》記者透露其“久久票務網”的運行狀態。
快遞企業向“網購”延伸是產業升級初級階段的表現形式之一。它有利于“網購”和快遞物流通過磨合向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和國際化轉型。徐勇預計,未來“網購”與快遞物流融合發展建立專業化的產業集群是必然趨勢。
“十二五”末,快遞產業的集中度和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高,優勝劣汰、兼并、合并將是大勢所趨。徐勇稱,在中國從事全國性國內異地的快遞企業在8家左右,其它將為區域性、專業化或同城快遞企業。像美國前4家快遞企業的市場份額在95%左右。
見習記者李聰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曄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