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低碳環保的意識,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希杰集團中國本社事業運營團隊總經理李龍燮對記者說。
就在11月11日下午由中國青年報社和《經濟》雜志社聯合舉辦的“中國2010企業創新年會暨低碳經濟發展高峰論壇”上,希杰集團中國本社獲得低碳創新企業稱號。
在李龍燮看來,低碳環保是企業必須具備的生產經營理念,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抱怨的余地,否則,企業就難以生存發展。
李龍燮所說并非危言聳聽。
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氣候變化會議前夕,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將把單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40%到45%。
中國政府的承諾,很大一部分將落實到企業的身上。有資料顯示,二氧化碳排放,發達國家三分之二是由居民產生的,而我國70%來自企業。在低碳減排上,企業面臨的壓力不容小視。
李龍燮告訴記者,韓國政府在數年前就已經注意到了低碳環保的問題,要求韓國境內企業按照歐洲標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對企業來說,上述要求帶來的影響是全方面的。”李龍燮說,在商品包裝、廢水污水處理、垃圾分類等方面,企業都要作出調整。
如此調整帶來的是企業成本的上升。
但在李龍燮看來,成本的上升并不意味著企業就一定沒有利潤。
在山東聊城市,希杰集團中國本社設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工廠。李龍燮告訴記者,這個工廠對污水進行處理后,留下的有機物質可以用來生產飼料,這樣一來,資源就實現了循環利用。效率提高了,企業找到了更多的經營出路。
“在韓國,低碳環保的理念已經深入到每個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李龍燮舉例說,如果誰沒有分類處理垃圾,不僅會受到罰款處理,而且會遭到周圍人的指責。對韓國人來說,那是丟臉的行為。
對中國來說,低碳環保的理念還處在推廣的初期。但在世界范圍內,這樣的理念已經推行了幾十年。
早在20世紀60年代,低碳環保理念就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興起,節能降耗、環境保護也逐漸進入企業社會責任的范疇。一些評價企業的標準也將環保列為重要內容。
進入21世紀,眾多跨國企業也將重心由強調員工、社區責任等,轉向與環保及碳排放相關的領域。
數年前,港華投資有限公司就曾經為了減排與供貨商談判了半年多。
該公司高級副總裁楊松坤告訴記者,公司在香港供應煤氣,為了讓香港居民更加安全放心地使用公司的產品,對灶具也有很高的要求。
“香港在十幾年前就開始推行低碳減排的理念,我們也想,能不能在灶具上作出改進,以便更加節能。”楊松坤說。
一家日本的灶具企業是港華投資有限公司的供應商,但在港華投資有限公司看來,這家公司的產品質量很好,但包裝過于復雜,有些浪費資源。
港華投資有限公司向日本的灶具企業提出了減少包裝的要求,對方并不愿意。因為如果,減少包裝,就意味著要在生產線上進行重新調整,企業成本會上升。
“我們多次坐飛機到日本與這家公司談判,希望其作出調整。談判持續了半年多,日本這家企業終于接受了我們的建議。”楊松坤說。
在港華投資有限公司里,有十幾個環保委員會專門從事低碳減排工作。楊松坤表示,公司這樣做,經營成本肯定上升,但這也是市場的要求,如果不這樣做,企業就沒有辦法獲得長久發展。
“在香港,任何人都可以成立一家公司經營煤氣業務,競爭很激烈。我們企業必須在各個方面規范生產經營活動,從而在競爭中獲得優勢。”楊松坤說,實行低碳環保,從短期看,是會增加企業成本,但長期看,有很多成本能夠被消化掉,甚至獲得收益。
楊松坤告訴記者,公司有的產品會產生二氧化碳。后來,公司把二氧化碳回收后制成干冰出售,還收集垃圾生產沼氣。這樣做不僅循環利用了資源,還獲得了收益。
“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但絕對不能因此就忽略自己的社會責任。在另一個層面上,如果一家企業社會責任感強,社會評價就會更高,對企業來說,這將是無形資產。”楊松坤說。
對企業來說,低碳環保既是社會責任下的被迫選擇,也是長久發展的主動需求。
中國數年前已經開始關停高能耗生產線。
“十一五”期間,國內在電力工業上實施了“上大壓小”,一系列的中小火電廠被相繼關停。而在鋼鐵行業,一系列技術落后、能耗偏大、環保難過關的高爐,在使用壽命終結前相繼被關停。
可口可樂公司一直在探索新的材料與技術,從而實現低碳發展。一種由玉米芯、甘蔗渣以及30%的植物替代品為原料制作的包裝瓶,就是可口可樂公司的嘗試。
該公司大中華區公共事務及傳訊總監翟嵋告訴記者,這種包裝瓶已經在北美一些地區試用了近一年時間,由于造價太高,在全球推廣還需要時間。在上海世博會上,可口可樂公司推出的一種包裝瓶,材料用量減少了35%。
翟嵋說,公司強調,擴大生產但不增加用水量。希望通過包裝材料的減少、回收再利用來減少排放。在水資源保護上,可口可樂公司跟世界自然基金會等機構有不少合作。據她介紹,可口可樂公司產生的廢水,經過處理,能夠養金魚。
“低碳對企業來說是一種責任,企業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翟嵋說,對整個人類社會來說,企業也是公民,有義務、有責任為保護環境作出努力。在這個問題上,每個普通人、每家企業都應該有危機感,要為尋找新的低碳替代品,不斷嘗試。 記者 李松濤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