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其任務是主收劣勢央企,以資產運營為主,將主導“十二五”央企重組
記者近日了解到,被稱為“中投二號”的國新資產管理公司在國資委的主導下將于年內成立。有別于以前的重組平臺,這家央企重組巨臂將首次把功能直指中央企業的股權運作和資產運營,而15家劣勢央企將首批進入新的重組平臺。
或在年內掛牌
最近,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在有關場合透露,國新資產管理公司的籌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有望年內掛牌“目前距離2010年底的期限只剩下不到兩個月,要完成央企整合重組22家,相比此前幾年,提速是必然選擇。”有關國資專家表示。
據了解,早在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之初即啟動央企重組,當年央企數量是196家,至2006年年末減少至161家。當年,國資委發布指導意見,要求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明確到2010年,央企將調整至80至100家。按計劃,此后每年平均需精減14家企業。但時至今日,央企數量尚有122家,5年來一共只減少74家。今年目標如要實現,意味著年內至少要減少22家。
在2005年,國資委的資產經營公司試點工作也正式啟動。國資委不滿足于一般的“托管平臺”模式,國資委迫切需要“資產拋售和退出”型的運作平臺,集中處理央企的不良資產和輔業資產。2007年11月,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說過,組建資產經營公司,以此為平臺可以推進中心企業重組和國有資本活動。而在當年的一次會上,他也明確表示,國資委已經上報了一份關于組建資產經營公司的請示,并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原則性同意。
分析人士預期,未來央企兼并重組的重任已經轉移到了“中投二號”國新公司的身上,而國新公司也是國資委的一張新王牌。
功能指向股權運作
據記者了解,“中投二號”是業內人士對國資委正在籌備的“國新資產管理公司”的稱呼。相對于“中投公司”被稱為“金融國資委”,國資委打造的這家新公司,被參與組建的人士稱作是一個主要運營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產業中投”。據知情人士透露“中投二號”以新建的方式注冊,注冊資本金在500億元左右,公司主要以資產運營為主,兼具不良資產處置和股權運營的功能。
據了解,國資委相關文件明確“十二五”期間包括央企在內的國有資本將加速從非戰略性行業中退出,而“中投二號”將發揮主導作用“十二五”期間,央企的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將全部完成,國有資本的分布顯著收縮。另一個硬性指標是,絕大部分央企實現股權多元化或法人整體上市,并建立完備的董事會制度。
“即將成立的國新資產管理公司是一家以股權經營為主的資產經營公司,這一公司將代表國資委控股股權多元化的央企,主要從事股權性的資本運作。”一位接近國資委的專家告訴記者。據專家分析,中投公司的注冊資金是2000億美元,是一只國家主權基金,成立的目的是化解大量外匯儲備做海外投資之用,股權買賣自由。且不論國資委成立的這家公司規模比不上,它肯定不會隨意進行海外買賣股權。
這家國資管理公司也有別于中國誠通集團(以下簡稱“誠通”)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國開投”)這兩家已經存在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誠通公司主要從事現代物流、綜合貿易,國開投主要做基礎領域的投資,投資重點是電力、煤炭、化肥等產業。它們并非純粹以經營股權、產權為主的資產運營公司,成立后分別擔當了一部分處置不良資產的責任。
與之前外界猜測有所不同的是,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國新公司主要是幫助劣勢企業退出,而不是把所有大的、好的企業都放進國新公司,國新公司和其他央企都是平行的。
首批“打包”15家央企
“首批裝進去的央企,目前確定的有15家,屬于國資委直接管理,資產總量較小,經營狀況一般的;其次是股權多元化的央企。”一位接近國資委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該人士表示,首批名單中包括樂凱膠片、華錄集團和上海貝爾,另外一些從事半導體經營的央企也將被裝進去。“今年三月前,國資委曾分別和這些央企通過話”上述人士表示。
對于部分央企提出的反對意見,有關人士認為,將由相關政策法規來決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指出,由于目前122家央企中存在績效差或主業邊緣化的企業,所以重組這些央企是必然的。據測算,如扣除利潤總額最高的前三家,剩余央企的資產回報率和收入利潤率只有2.5%和5.8%,均低于全部國企平均水平。
一位接近國資委的專家對記者表示,對于整合標準,輿論認為,規模偏小、經營業績不佳、偏離主業、輔業產業以及科研院所類央企應該是此次整合的目標,也都有可能進入國新公司。專家表示,科研院所應該分別對待,對于那些產業集中度高的行業,科研院所并入相關產業集團的可能性會很大。但那些產業集中度不夠高的行業,科研院所應該并入國新公司以保留其為整個行業服務的公益性。
另外,權威國資專家分析,像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中國林業集團公司這樣的央企,整個行業就一家,被重組的可能性不大。國資委內部人士稱,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雖然業績排名靠后,但性質特殊,也可能暫時保留。(記者 方家喜)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威】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