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漲!漲!
10月13日,鄭州期貨交易所的棉花價格再次漲停,達到了23932元/噸。這個價格與一個月前的報價相比,漲幅達到了40%,與去年同期的棉花價格相比翻了一番。“瘋狂的棉花”不僅創造了國內10年間的最高紀錄,也突破了國際棉價15年來的最高點。
截至10月15日,在棉花總產量占到全國40%的新疆,棉花收購的最高價已經達到了12元/公斤,接近去年的兩倍。棉花價格的瘋長使新疆迎來了一場棉花市場的暴風驟雨,歷史上最混亂、最糾結的收獲季節開始了……
一場“倒賣”與“反倒賣”的戰爭
深夜兩點,在新疆農八師某生產建設兵團的團部里,路燈明亮、“行人”如織,所有的公路上“500米一崗、2000米一哨”,還有專人騎著摩托車巡邏,等在路口查車。團部外的高速公路上,相鄰兵團分配了各自的負責路段,交警隊、公安局、兵團干部,能出動的全都出動了,所有來往車輛必須開箱接受搜查。
如果不知情,還以為出了什么重大安全問題,其實,這只是一張“反倒賣棉花”的防護網。
9月,棉花采摘剛剛開始,“棉花收購價將遠高于往年”的“爆炸性新聞”就已經傳開了,但是兵團的棉農們在短暫的興奮之后就陷入了失落之中。
因為按規定兵團的棉花種植在享受國家稅收和補貼等優惠政策的同時,也必須按照國家統一定價完成收購,這也是棉農在兵團承包田地的前提條件。按照慣例,“統一定價”是低于市場價的,因此,市場價的走高并不會給兵團的棉農們帶來“商機”。
據種棉大戶王曉晨介紹,兵團領導曾在“秋收動員大會”上透露,今年的棉花收購價在8.5元/公斤左右。因為兵團的棉花收購結算統一在年底進行,所以現在公布的只是“暫定價”,但根據往年情況推算,“結算價”一般與“暫定價”持平。
王曉晨算了一筆賬,他今年共承包了500畝棉田,預估總產量最低是150噸,按照“統一定價”8.5元/公斤計算,他可以拿到120多萬元,但按照市場價12元/公斤計算,他可以拿到180多萬元。“60萬的差價呀,足以讓人不顧一切鋌而走險!”
大戶們在熱血沸騰,小戶們也難以平靜。在這一個多月里,很多陌生面孔出現在田間地頭,他們自稱“棉花經紀人”,棉農們叫他們“倒爺”,兵團領導稱其為“投機倒把的不法分子”。他們把名片遞到了棉農們手里,名片上寫著聯系方式、收購地點和收購價格。看著手里的幾張名片,價格已經高到令人臉紅心跳,棉農們怎么可能還坐得住?
于是,“倒賣”的念頭鉆進了很多人的心里。很多棉農家的庫房里都堆滿了采摘下來的棉花,棉農們在急迫地尋找一切可以鉆的漏洞。“公路要搜查,我就走土路,白天管得嚴,我就晚上賣。賣掉一車,我就多賺幾千塊錢啊!”棉農王鵬很興奮地說。
幾百公里外臨時搭建的私人收購站里棉花堆成了山,車輛川流不息。為了加快流動速度,收購站用上了地磅,連車帶棉花一塊兒稱重量,扣掉大概的車重,就可以卸貨算錢了。“全是現金結算,收購老板就坐在錢箱子上等著收棉花。”王鵬說。
在新疆,棉花種植分為“兵團種植”和“地方種植”兩種,兵團的棉花由國家統一收購,地方的棉花則允許自由買賣。往年,由于棉花價格穩定,雖然國家收購價是低于市場價的,但差額并不算太大,因此,“兵團收購”與地方上的“自由買賣”一般都是各自進行、互不干涉。
但今年,在高差價的誘惑下,兵團棉農的“私自販賣”顯現出了罕見的燎原之勢,而“倒爺”們也在價格持續上漲的“鼓勵”下,把收購站建在了鄰近兵團的地方,等待兵團棉農的運棉車能“沖出”關卡重重的檢驗口,前來交易。
而近在咫尺的兵團直屬國營棉花加工廠里卻是格外的冷清,這里是兵團指定的收購地點,所有兵團棉花都應直接送到這里,經過統一加工打包,送往國庫。可是,往年的“長龍”不見了,有的只是零零星星的幾輛運棉車,棉花垛也比往年矮了一大截。某棉花加工廠廠長說:“現在收購的數量不到我們去年的三分之一,我們五個車間現在也只運作了兩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切實做好當前穩定棉花市場的工作。很多兵團領導親自上陣布置“反倒賣”防護網。棉農們“倒賣”不成又不愿輕易放棄,就開始在家囤貨,等待“風聲”過去再出手。
11月,棉花采摘和收購工作就將陸續結束,棉花收購商們會放棄對兵團棉花的收購嗎?兵團棉農們會錯過最后的“發財良機”嗎?這場“倒賣”與“反倒買”的戰爭勢必迎來“最后的廝殺”。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