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雇網絡“打手”誹謗伊利
“未來星”品牌經理與公關公司制定方案,網絡炒作打擊對手伊利“QQ星兒童奶”
一起在網絡上“風起云涌”的“商戰”、一起牽動無數人神經的奶品質量安全事件,經警方調查,居然是一起“雇傭”網絡“打手”用鍵盤和手指對競爭對手實施的商業誹謗案。
10月20日下午,記者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獲悉:網上有關伊利“QQ星兒童奶”遭遇惡意攻擊一事,經公安機關偵查,系一起有預謀的商業誹謗案。目前,案件基本告破,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1 事件緣起
伊利“兒童奶”遭惡意攻擊
10月19日起,網絡若干論壇及微博開始流傳伊利集團旗下生產的“QQ星兒童奶”遭到惡意聲譽損害系網絡公關公司受雇實施的行為。網民紛紛表示“震驚”,紛紛發帖“求真相”。
而要找回真相,就必須回到事件發生的源頭——今年7月。
2010年7月16日,某報刊登了一篇所謂“深海魚油造假嚴重”的新聞,隨即網上相繼出現大量宣傳“深海魚油不如地溝油”的攻擊性文章。
之后,網絡攻擊深海魚油的行動有組織地向深層次發展,攻擊添加深海魚油的產品不能食用,最后矛頭直指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QQ星兒童奶”,煽動消費者抵制加入了深海魚油的伊利“QQ星兒童奶”。
隨后,相關文章紛紛出現在我國大型門戶網站論壇、個人博客和百度等主流網站的問答欄目。
伊利集團公司迅速向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報案,呼和浩特市警方隨即立案偵查。
2 警方偵查
網絡寫手炒作煽動網民
警方經過為期兩個多月的縝密偵查發現,這起看似商戰的事件,確系“一網絡公關公司受人雇傭,有組織、有預謀、有目的、有計劃,以牟利為目的實施的”損害企業商業信譽案。
警方證實:今年7月14日,蒙牛“未來星”品牌經理安勇與北京博思智奇公關顧問有限公司共同商討炒作打擊競爭對手——伊利“QQ星兒童奶”的相關事宜,并制定網絡攻擊方案。
據警方介紹,這些網絡攻擊手段包括:尋找網絡寫手撰寫攻擊帖子,并在近百個論壇上發帖炒作,煽動網民情緒;聯系點擊量較高的個人博客博主撰寫文章發表在博客上,并“推薦到門戶網站首頁”、“置頂”、“加精”等操作,以提高影響力;以兒童家長、孕婦等身份擬定問答稿件,“控訴”伊利乳業公司,并發動大量網絡新聞及草根博客進行轉載和評述,總計涉及費用約28萬元。
而整個操作鏈由“蒙牛‘未來星’品牌經理安勇——北京博思智奇公關顧問公司(郝歷平、趙寧、馬野等)——北京戴斯普瑞網絡營銷公司(張明等)、博主(網絡寫手)——李友平(戴斯普瑞公司合伙人)”這樣串聯而成。
整個網絡炒作歷時一個月,其中點擊量最高的一個帖子點擊數達20余萬人次。
警方表示,這起案件目前已告破,安勇、郝歷平、趙寧等三名犯罪嫌疑人已于10月16日被內蒙古檢方正式批捕,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馬野也被警方刑拘,張明、李友平等人在逃。
3 蒙牛回應
支持配合警方依法查處
10月20日晚,記者就此事電話采訪蒙牛副總裁胡蘇東。胡蘇東說,安勇是蒙牛公司一名項目經理,他制造這一事件是其個人所為。蒙牛支持配合警方依法查處。
警方調查證實,目前我國的一些名牌食用油和牛奶中分別添加了“魚油”或“藻油”,伊利“QQ星兒童奶”添加的是“深海魚油”,蒙牛“未來星兒童奶”添加的是“藻油”。據犯罪嫌疑人交代,打擊“魚油”是為了拉抬“藻油”。
據內蒙古警方調查,北京博思智奇公關顧問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為企業或客戶提供戰略顧問、品牌傳播、互動營銷、危機管理等業務。據新華社電
- 揭秘
蒙牛伊利爭斗由來已久
乳業專家陳渝昨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伊利和蒙牛都是營業額超200億的乳業巨頭,不過蒙牛是伊利前副總牛根生一手創辦的,兩家公司具有相似的基因,內斗也由來已久。
公開資料顯示,1978年牛根生參加工作。在伊利集團從一名洗瓶工干起,做到了生產經營副總裁的位置。1998年,牛根生從伊利辭職。談到辭職的原因,牛根生2001年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說,主要是源于高層的權力斗爭。
此后,牛根生于1999年創立蒙牛集團。作為乳業的后起之秀,“蒙牛”以出色的營銷手段實現了快速增長。對于蒙牛的成立,社會上有人稱,牛根生的離開使伊利不少元老級管理人員均跟隨而去,原先的伊利一分為二,成為現在的蒙牛和伊利兩個乳業巨頭。
2002年,蒙牛銷售額躍升至第4位,并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乳制品企業。與伊利這個中國第二大乳制品企業的較量逐漸升溫。
本報記者 李靜 據公開資料整理
參與互動(0) | 【編輯:吉翔】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