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創業“教父”
李開復博士、李開復老師……或者直呼開復,熟識李開復的人基本上不會稱呼他為“李總”,盡管他現在是手握十余個創新項目和數億創業資金的創新工場CEO。然而,互聯網創業這種往往被看做是“單兵作戰”的行為被李開復用孵化器方式變成一種模式,而李開復“互聯網創業教父”的標簽已被貼上。
不管在微軟中國還是谷歌中國,李開復多少有點“不務正業”,從2000年到2005年,李開復接連寫出被中國青年津津樂道的“給中國學生的七封信”系列,并創辦了我學網,更通過演講、出版著作,與中國青年探討人生成長和創業就業的問題。不僅如此,在擔任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時,他還在各大高校高調招聘了70多名“關門弟子”進入谷歌。2009年,李開復離開谷歌獨自創業,創立一個風險投資孵化器“創新工場”,目標就是支持有成熟創新理念的中國青年創業者。
互聯網談創新的多,但談到創業,總是夾雜著“風險大,年輕人不要碰”的警告。但李開復站出來做了,他把跟學生紙上交流的興趣轉移到孵化實踐中。盡管遭遇質疑,但李開復堅持了一年,并有了一套自己的培育理念。他認為,美國硅谷這個創業者的搖籃,已經形成了從天使投資到中、后期風險投資的完整的、流水線式的體系。雖然2000年以來中國風險投資快速發展,但是天使投資群體還未成熟,天使投資領域仍是一大塊空白。造成風險投資苦于找不到足夠多的、后期的好項目,創業者苦于找不到足夠的早期支持的矛盾。而創新工場的誕生就是要填補這個空白。
點評:互聯網、創業、教父,三個普通字眼擺在一起就是吸引億萬年輕人的“香餑餑”,李開復和他的創新工場第一個站出來做了,無論前途如何,必將影響相當部分互聯網從業者。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