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銀行理財市場普遍存在產品設計復雜、信息披露不透徹、投資收益“含糊不清”的通病。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花樣百出”的理財品種。
據新華社電 “幸福加倍,金錢滿柜”、“輕松交費,長期收益,穩健增值,高額保障”……8月中旬,記者走進交通銀行廣州景泰支行營業部,看到的是琳瑯滿目的理財產品。
民生銀行廣州環市支行理財經理陳秋敏說,現階段銀行針對普通投資者,主推的是增利型理財產品、銀保合作理財等類型的產品。
“現在的理財產品太多了,我仔細研究發現差不多是大同小異,讓我不知道如何選擇。”投資者付林有些苦惱。
通過廣泛走訪銀行、采訪投資者、征詢專家意見,記者發現目前銀行理財市場存在三類缺陷,需要投資者特別加以關注:
一是產品結構設計復雜,產品說明書中運用的大量專業術語,已經超出普通投資者能理解的范圍。
二是新產品信息披露不透徹,產品設計存在一定陷阱。
三是針對中小投資者的理財產品單一,投資收益披露含混不清,“固定收益”難以保障。
廣東深天成律師事務所律師鄭緒華說,投資此類產品的收益并無法律保障,可能面臨損失本金的風險。
新聞觀察
銀行應加強理財風險警示
專家認為,面對龐大的理財市場需求,銀行應加強對風險的警示。
廣東舜華律師事務所律師廖治超說,理財產品應提供更為人性化的產品說明,面對客戶的咨詢,銀行的理財專員應當恪守職業操守,詳細解答客戶提問,積極履行賣方風險提醒義務。
理財專家建議,市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理財規劃,切忌“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儲蓄存款、保險產品等可成為“理財籃子”的底部。其次,還要增強風險意識,選擇有資格的機構購買理財產品,看清相關合同條款。第三,要對新型理財產品的期限、費用、風險情況、客戶的權益與義務做全面詳細的了解,有效保障好自己的利益。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