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A股結束七連陽,宏觀調控再度寬松的預期被打壓。隨后,央行報告出臺,重申了中國經濟不會“二次探底”。同日,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肉價和菜價都在上升。與此同時,多家機構預測7月CPI創新高,增幅或達3.1%
似乎一瞬間,混沌的宏觀形勢,突然有了方向:宏觀調控再度寬松只是股民“一廂情愿”?
內外交困
昨日,央行發布的第二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明確指出,未來經濟繼續放緩趨穩的可能性較大。這暗合了此前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的判讀。連平認為,中國經濟將逐季回落至9%。
與此同時,各大機構都相應調低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花旗、中金、北京天澤研究所在內等10多家研究機構對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速的預測值均在10%以下,區間大約在8.5%-9.7%之間。相比第一季度11.9%的GDP增速,這是一個不小的回落。
對中國經濟增速的謹慎判斷來自內外部經濟環境考量。“從美國經濟公布的數據來看,繼之前一周減少42.7萬人后,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在7月12日-17日這周增加了46.4萬人,各國對美國經濟復蘇又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安邦咨詢高級研究員賀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歐洲方面,雖然歐債危機影響正在逐漸走弱,但短期內仍然無法化解。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歐洲經濟的低迷對中國負面影響仍然不容小視。”
在賀軍看來,內部環境則更加復雜,包括投資增速回落、至今還未理清的地方融資平臺問題、大規模基建投資的效益問題以及通脹問題等等。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家鼓勵民營資本投資政策、支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西部大開發投資力度以及投資資金仍然充裕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下滑速度或許能夠得到一定支撐。
定向調控
經濟增速回落多少才是中國的底線?連平認為只要保證在“7%以上”,都屬于正常波動。但并非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承受能力,因此宏觀調控再度放松的預期開始抬頭。
細數2010年中國政府在宏觀調控上采取的政策,除了3次上調準備金率,還動用了發改委凍結項目、信貸額度控制、多部委聯合地產新政、匯率脫鉤、取消出口退稅、銀監會叫停銀信合作、制止地方投項目違規擔保等手段,而這些政策都是為了抑制短期內經濟過熱風險。
但對于下半年的政策走向,學術界存在非常大分歧。“信貸調整空間不大,仍將延續7.5萬億元的思路。”賀軍的觀點更為“精準”。在他看來,下半年政策將啟用“定向結構性調控”。“以加息為代表的政策可能推遲,針對某些領域和行業的調控政策可能會被更多地使用。”
賀軍的觀點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不謀而合。諸建芳預計,下半年結構性政策將繼續推出;組合型房地產政策將繼續維持;對高耗能行業和高污染行業的限制政策將有所強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則會采取扶植政策;加大中西部基礎設施投資。
微妙平衡
現在的問題是,政府抑制短期經濟過熱的效果非常明顯,投資增速回落,GDP隨后走低就是明證,是繼續還是轉向?這個問題,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昨日回答了宏觀調控中財政政策方面的答案。
謝旭人要求,下半年各級財政部門要把穩定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主基調,堅持把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核心,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落實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并加強與貨幣政策等的協調配合。
“近期中國經濟是宏觀調控政策大起大落之后的后遺癥,因此,目前宏觀調控最好的辦法是適度微調。”賀軍認為,中國宏觀調控政策一直以來都是“松難緊易”,尤其是房地產政策。“今年上半年一系列的房地產政策已經觸動了部分地方政府的利益,直言松動不太可能。但另一方面,經濟下滑過快,不僅是單純的經濟問題,還涉及到社會民生問題,因此,政府在出臺政策時,需要平衡經濟增長和社會矛盾的關系,這加大了宏觀調控的難度。” 記者 宋璇
參與互動(0) | 【編輯:梁麗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