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福建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向新華社記者介紹了紫金山金銅礦濕法廠7·3污染事件初步調查情況:
一、關于事件原因調查及披露,這位新聞發言人說,7月3日下午15點50分左右,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銅礦濕法廠崗位人員發現污水池待中和處理的污水水位異常下降,且有廢水自廢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干流。
事件發生后,福建省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分級響應”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立即組織專業人員展開調查和應急處置工作,同步實施了汀江沿途水體的加密監測。根據水質監測結果,下游部分河段PH值偏酸性,超過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銅濃度升高但未超過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依照有關規定,省政府和環保部門在第一時間向國家及相關部門及時上報了有關情況。
經組織專家和執法人員深入調查,該事件發生原因已基本查明,主要是:受近期強降雨影響,紫金山銅礦濕法廠存放待中和處理的含銅酸性污水池區域內地下水位迅速抬升,造成污水池底部壓力不均衡,形成剪切作用,使防滲膜多處開裂,導致池內污水泄漏到廢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
泄漏事故發生后,汀江下游河段網箱魚類出現異常、死亡現象。據當地政府初步統計,至11日事件所造成的損失已累計達到重大環境事件級別,且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依照有關規定,上杭縣政府于12日召開新聞通報會,向社會公布事件有關情況。
二、關于水質監測情況,這位新聞發言人說,事件發生后,在福建省環保廳專家的指導下,龍巖市、上杭縣環境監測站啟動了應急監測機制,在第一時間開始對泄漏點下游汀江河段進行連續的加密采樣應急監測,從泄漏點開始到棉花灘水庫壩下共布設監測斷面12個,監測指標主要為泄漏廢水的特征指標PH值、銅。
經檢測判定,泄漏點下游的汀江上杭段部分河段出現PH值偏酸性、銅濃度升高的現象,PH值的范圍在4.34—6.33之間,超過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6—9);銅的濃度范圍在0.11MG/L—0.98MG/L之間,未超過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1.0MG/L)。泄漏事故得到控制后,各斷面水質逐步改善,PH值逐步升高,銅濃度逐步降低。至7月11日,各斷面PH值已符合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
事件發生以來,棉花灘水庫壩下峰汀大橋斷面(與廣東省交界)PH、銅監測結果均未發現異常。7月12日PH值范圍為6.34—7.37,銅濃度小于0.010MG/L,水質符合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
三、關于網箱魚類處置情況,這位新聞發言人說,泄漏事故發生后,汀江下游河段網箱內魚類出現異常、死亡現象。經有關專家分析,此次污染泄漏是流域網箱魚類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時高密度的網箱養殖方式和近期連續異常天氣也有一定影響。庫區網箱外目前未發現魚中毒現象。
死魚現象出現后,當地黨委政府立即作出緊急部署,及時采取了措施,對死魚進行打撈和無害化處理,對可能受到威脅的網箱養魚有序破網放入水庫。為維護群眾利益,當地政府決定對死魚和放生魚按略高于市場收購價格全部進行收購,所需資金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同時,當地政府還切實加強了食品安全管理,杜絕死魚流入市場銷售或腌制食品,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四、關于后續處置工作,這位新聞發言人說,事件發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多次作出批示,省政府分管領導及時帶領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趕赴現場,指導、幫助當地開展應急處置工作,責令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銅礦濕法廠立即停產,對已發現的環境安全問題迅速進行整改,同時全面排查整治環境安全隱患。目前,省政府已正式成立聯合調查組,全面調查事故原因,查清事實、分清責任,并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對政府及職能部門相關責任人進行行政問責,對有關企業也將嚴肅依法追究責任。(沈汝發、鄭良)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