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規則破壞者”
強勢的企業文化和積極的技術創新給英利帶來了什么?
在當前中國光伏發電行業,一直有“南尚德,北英利”之說。與“技術派”施正榮相比,營銷起家的苗連生被譽為“成本殺手”。在2009年廣受關注的敦煌電站招標項目中,英利所提供的組件報價是0.69元/度,遠低于業內超過2元/度的平均成本,為此苗連生幾乎挨了半年的罵,被斥為“規則破壞者”。
馬學祿認為,英利在降低成本方面有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一個是全產業,從產品制造源頭硅料生產一直到下游鑄錠、切片、電池以及組建生產,英利擁有完整、配置優化的產業鏈。另一個是全員的技術創新。英利目前擁有一個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一個光伏應用研究院。“這些創新機構形成的工業路線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得到完整的貫徹,使成本大幅度降低。”馬學祿說。
“我們的六九硅業是國內首家采用新硅烷法生產多晶硅的企業,試產成本可降低到28美元/千克,大大低于行業平均水平(50美元/千克~60美元/千克)。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我們掌握了光伏組件市場的定價權。”馬學祿如是說。
三問英利
英利聲名大振,但一連串疑問也隨之而來。《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訪了英利集團首席戰略官馬學祿,請他一一作答。
《中國經濟周刊》:作為第一家贊助世界杯的中國企業,營銷創意由何而來?希望取得怎樣的回報?從目前的營銷效果來看,有沒有達到預期?
馬學祿:我們贊助世界杯,即沒有公關公司幫忙,也沒有幕后智囊,完全是“自主創新”。原因在于,上屆世界杯時,我們接到一個德國的訂單,在一個半決賽場地做太陽能電站。當時我們發現歐洲人特別喜歡足球,因此我們認為借助體育營銷,能夠在歐洲快速提升品牌影響力。現在看來,贊助南非世界杯,我們取得了比預想中還好的營銷效果。目前聯系采訪的媒體就有20多家,前來參觀的客戶絡繹不絕,訂單源源不斷,廠里所有車都去拉貨了。
《中國經濟周刊》:有傳聞說英利以超過2億元人民幣贊助世界杯,是否屬實?還有媒體披露,英利虧損4.6億元仍然豪賭世界杯,您對此如何評論?
馬學祿:因為有嚴格的保密條款,贊助世界杯的具體數字我不方面透露,但沒有2億元那么多,而且比可口可樂、麥當勞等贊助費用都要少。關于虧損,希望你們仔細看上市公司財報,去年英利綠色能源(YGE)的凈收益是3.64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總凈營收為24.499億元,毛利潤為8.154億元,凈利潤4.159億元,我們還是有實力的吧。
《中國經濟周刊》:前幾天有媒體說英利在海南興建光伏產業基地,總投資預計超過110億元,英利今后發展戰略如何?會遷址海南么?
馬學祿:首先辟謠,英利不會遷址海南。我們選擇海南主要是出于地理因素考慮:一是距離歐洲更近,二是能以此輻射東南亞。同時當地石英砂儲量豐富,足可滿足英利對硅料的需求。目前海南基地的首批光伏產品已經下線,從海口港發往歐洲,將比過去從天津港發貨節省5、6天,運輸成本也更低。
英利成長史
1987年苗連生創建英利品牌,最初做化妝品。
1993年英利公司開始涉足太陽能產品。
1998年英利新能源公司成立,主攻太陽能光伏產業。
2006年德國世界杯上,英利成為西甲球隊奧薩蘇納的贊助商。
2007年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2010年英利以可再生能源企業的身份,成為南非世界杯官方贊助商。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