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是研究人們行為、分析社會現象的一門學問。但經濟學對社會問題也有自己獨特的分析方法。機會成本分析就是經濟學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經濟學認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得到某樣東西,同時就必須付出某種東西;做了這件事,就不能做那件事。正如俗語中所說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想得到魚就不能不放棄熊掌,想得到熊掌就不得不放棄魚。這都體現出經濟學中“機會成本”的思想。那什么是機會成本?它又稱擇一成本或替代性成本,就是人們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放棄的東西的最大價值。
機會成本在我們日常生活決策中比比皆是。比如,朋友花錢請吃飯,你可能覺得并沒有付出什么成本。事實真的如此嗎?即使不保證下次你要回請朋友吃飯,實際上在這次吃飯過程中,你也是付出了成本的,那就是時間成本。因為你本來可以用這些時間休息、看看書或打打球,以獲得其他方面的收獲。這吃飯花費的時間就是你吃飯的機會成本。越是名人,他的時間成本越高,吃飯的機會成本也就越高。正因為如此,想要邀請美國股神巴菲特吃午餐的成本就非常高,他2010年的午餐就拍賣到了262萬多美元的天價。所以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俗語是非常有道理的。
再比如,人們決定是否讀大學,也會考慮讀大學的機會成本。因為如果決定讀大學,就意味著必須放棄大學四年出去工作獲得的收入,另外還得交納這期間的學費。而不讀大學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獲得知識以及未來獲得更好工作、得到更高工資收入的機會。從一般統計來看,受過更高教育的人群的工資收入絕大多數要高于只受過低水平教育人群的工資收入。個人讀不讀大學的決定,就取決于個人讀大學所面臨的機會成本。如美國籃球明星科比·布萊恩特,即使他的高中成績優異,但由于參加NBA去打籃球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他選擇讀大學的機會成本也就比較高,所以最終他還是選擇放棄讀大學而去打籃球。當然,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不讀大學的機會成本還是高于讀大學的機會成本,因此更多人還是會選擇讀大學。
在家庭理財和企業投資等經濟決策過程中,更應學會用機會成本來分析問題。比如,在家庭理財方面,今年你可能決定把家庭50000元的余錢投資到股市,并賺到了1000元的利潤。你是否認為這次投資是正確的?答案是不一定。因為沒有考慮到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你本來可以把這50000元投資基金或者債券,甚至直接存到銀行。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就是投資基金、債券或者銀行賺到的利潤。只有當你投資股票賺到的1000元利潤大于其機會成本,這筆股票投資才是合算的。企業投資也是如此。假定企業擁有100萬元的資金,在決定是否要投資一個項目的時候,既要考慮到該項目的投資回報率,也要考慮到100萬元投資的機會成本——投資其他項目或者存入銀行所獲得的收益。只有這項投資回報率大于其投資的機會成本,企業才應該選擇投資。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面臨各種決策,在決策過程中要面臨各種選擇,在做出選擇的同時就必然要考慮選擇的機會成本,并比較各種選擇的機會成本的大小。只有選擇方案的收益大于其機會成本,這個選擇方案才是正確的。因此,機會成本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只有充分考慮機會成本,我們所作的決策才會更加明智。(何雄偉)
參與互動(0) | 【編輯: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