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勞動卻難以獲得相應津貼
7月5日15時,河北省氣象臺再度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這已經是7月2日以來,河北省氣象臺連續發布的第十個高溫預警信號了。
在這樣的高溫天氣下,依然有不少人在堅持戶外工作。在石家莊市裕華路上的一處建筑工地,記者看到,工人們頭戴安全帽,穿著長衣長褲,或搬運鋼筋,或抹平水泥,或操作塔吊。
據記者測算,這里的地面溫度超過了42℃。
“天氣熱也不能撂下活不干吧?到時候干不完活,交不了工,老板是要扣工錢的。”來自河北省贊皇縣的李全忠說。他正在做切割鋼筋的活,渾身上下的汗水不停往下滴,臉上曬得黑里透紅,濕透了的工作服上布滿了一道道白色鹽漬。
高溫下,建筑工人、交通協管員、環衛工人等揮汗如雨。他們能夠拿到高溫津貼嗎?
“高溫津貼?我們倒是希望有。但工錢都是原先就說好了的,老板肯定不會花這個冤枉錢。”李全忠說,工地給每個人發了幾支藿香正氣水,防止中暑,另外午飯和晚飯也加了綠豆湯,“中午還給我們放了2個小時的假”。
廣州環衛工人林阿姨告訴記者,去年拿到了高溫津貼,一個月有100多塊,另外還發一些涼茶什么的。“但不知道今年還有沒有。”
“高溫津貼?沒聽說過。”在廣州珠江新城某工地,記者遇到了正在工地大門口吃飯的農民工廖輝,他說自己的工資由勞務公司老板支付,按天計算,天上下刀地上冒火都一個價。
高溫津貼的具體標準由地方制定
記者了解到,在石家莊,像李全忠這樣在高溫環境下工作,但是領不到高溫補貼的,為數不少。
河北省總工會勞動保護部部長王亞之告訴記者:“目前河北省還沒有專門針對高溫津貼的相關規定,而且全國也并沒有統一的高溫津貼標準。”
石家莊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副支隊長孟繁剛也說,從執法者的角度看,高溫津貼的發放在法律上沒有具體的政策和法律依據。
據介紹,2007年,由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安監總局、全國總工會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指出,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高溫津貼的具體標準由省級政府或省級勞動保障部門制定。
王亞之說,由于法律對高溫勞動保護的規定比較模糊,缺乏可操作性,2007年下發的通知又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在執行和監管上存在難度,因此河北省目前沒有制定實施高溫津貼的相關細則,發多少津貼還只是依靠企業和用工單位的“自覺自愿”。
而在廣東,2007年省勞動保障廳等六部門聯合頒布了《廣東省高溫津貼標準》。一些效益較好的單位落實高溫津貼的情況良好,甚至會超額落實。但在一些企業,高溫津貼在執行過程中還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建筑、運輸、物管保安、外賣工人等基本上與高溫津貼無緣。
專家呼吁,高溫勞動保護要有剛性規定
“我認為,針對建筑工人、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煉鋼工人等特殊工種的高溫勞動保護立法工作應該盡快進行,這不僅關系到企業的安全生產,也體現了社會對勞動者的一種關懷。”王亞之說。
“雖然沒有高溫休假的具體規定,但有關單位還是應該適當調整作息時間,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做好防暑降溫,保護好勞動者的健康。”孟繁剛表示,勞動者在高溫工作中中暑可以算作工傷,若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醫療費用應該由企業承擔。企業拒不支付的,職工可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
廣東易春秋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王旭陽認為,一個小小高溫補貼落實起來總是走樣,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相關條款過于含糊,政府管理部門職責不清,以至于可操作性差。
他認為,對于全國而言,一部統一的法律很難顧及到高溫津貼的方方面面,比如南北方氣候差異的問題。但對于建筑、煉鋼及一些特殊崗位職工的權益,我們應該有剛性的法律條文予以保護。(記者 李剛 彭波)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