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1月14日國家發(fā)改委宣布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僅僅半個月之后,1月29日,國家發(fā)改委秘書長韓永文正式證實:我國已經正式采用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
1月31日,一位熟悉內情的權威人士向記者介紹,在新的機制中,我國汽、柴油等成品油價將緊盯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三地的原油價格,確定煉油行業(yè)平均零利潤對應的國際原油價,以此為分界線,將原油價分為不同價格區(qū)間,確定國內成品油不同的調價比例,由國家發(fā)改委按照一定的時間段公布最新的價格。此舉意味著,我國成品油價將正式結束2001年以來的定價方式,國內成品油管理機制在長期以來的爭議聲中,開始走到新的拐點。
車主最關心油價走勢
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何時實施尚難定論,但對車主來說,目前最為關心的還在于:在實施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之后,油價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
1月31日,正在加油的車主蔡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說這些我都不關心,我就只關心油價是會升還是會降!
“聽說現在國際油價很低,是不是說實行新的定價機制了,我們的油價又會低一些了?”1月31日,車主朱先生這樣問記者。
和車主對油價的普遍關注不同,汽車廠商和經銷商對新機制出臺可能帶來的油價變化關注度相對不高,南菱汽車城副總裁向寒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銷售的影響應該不會很大。
石油巨頭保持緘默
國家發(fā)改委將采用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消息由來已久。
早在2005年,因為原來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存在“反應慢,容易投機”等諸多弊端,業(yè)內就多次傳出發(fā)改委將出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風聲,而今年1月14日發(fā)改委突然宣布下調國內部分成品油的價格,也被看作是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即將出臺的一次試水。
在該次油價下調之后,業(yè)內專家紛紛表態(tài):新機制出臺已經為時不遠。
“目前國際原油價在50美元上下,新機制選擇在這個時候出臺,時機上正好趕上國際原油價格與國內原油價格接軌,保持了成品油的價格和市場穩(wěn)定。” 申銀萬國一位資深石油行業(yè)分析師日前在接受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正是出臺新機制的好時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業(yè)內紛紛對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出臺表示肯定和期許的同時,國內石油巨頭對新機制的出臺卻表示緘默,1月30日,中石化董事會秘書局副主任黃文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還不知道新機制已經出臺的消息。
在之前發(fā)改委有關人士透露的消息中,也未提到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具體實行的確切時間,新機制具體實施內容如何?何時實施?成為新的焦點。
新機制出臺之痛
“油的問題在國內太敏感,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問題,我沒看到新的方法,也不方便發(fā)表意見!1月30日,北京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賈新光這樣對記者說。
根據已經公開的消息,新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將采用“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價體系,以布倫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納斯(Mi-nas)三地原油價格為基準平均值,再加上煉油成本和適當的利潤空間以及國內關稅、成品油流通費等,共同形成國內成品油零售基準價。
如果按照這種新的方法,國內油價可能面臨一個頻繁變動的局面,這將給發(fā)改委的宏觀調控以及車主的生活帶來一系列的影響。
“這種機制可能還會有新的問題,首先,原油是涉及到國家安全的戰(zhàn)略資源,不可能這樣完全市場說了算;第二,按照這種方案,油的價格變動可能過于頻繁,有關部門肯定還需要新的更為完善的方法!1月31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
這些或許也正是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幾易其稿,至今仍未正式對外公布的根本原因。
[page title=] 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三大亮點
盡管現在尚無法確定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具體內容,但從已經透露的核心內容指向上看,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仍然出現了三大值得一提的亮點。
油價變化更為靈活
目前實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一個重大弊端就是,相對國際油價的變化相對滯緩,給市場留下“信息滯后”甚至“跟漲不跟跌”的口實,舉個例子來說,從2006年8月開始,國際油價就從峰值的80美元一桶左右一直下跌,直至每桶50美元左右,跌幅驚人,但國內油價只在今年1月才象征性地下降了每升0.15元~0.2元。
在實施新的定價機制后,由于國內油價將緊跟國際油價變化,采取“誰用油,誰承擔風險”的原則,因此油價變化可能更為靈敏。
煉油企業(yè)利潤得到保障
新的實施辦法,由于在保證煉油廠成本的基礎上給予每桶油5美元的利潤空間,這也意味著煉油廠的利益得到保證,也直接回應了之前國內石油巨頭們叫苦的“批零倒掛”、“煉油廠虧損”的問題,同時在發(fā)改委明確了煉油廠的合理利潤保證之后,國家也可能取消對國內煉油企業(yè)不菲的補貼(2005年國家給予煉油企業(yè)1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補貼,2006年的補貼亦在50億元人民幣左右)。
油價透明度提高
從已經透露的內容看,由于新機制下國內成品油價格更有效、更靈活地和國際油價接軌,也提高了其價格的合理性,在目前的定價機制下,由于油價變動遲緩和透明度較低,導致了消費者對石油巨頭們“只漲不跌”的怨言,而石油巨頭們也多次表示“國內實際油價低于國際油價”,仍然存在虧損狀況,在實施新的價格機制后,根據“誰用油,誰承擔風險”的原則,隨著油價透明度的提高,將改善石油廠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廣州日報 賀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