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雖然遇到高油價和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標準壓力,但在2006年至2010年的“十一五”期間,產銷規模增長仍是中國汽車業發展的主流。他認為,繼2006年全國汽車產銷量突破700萬輛大關后,2007年超過870萬輛已成定局,2008年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汽車產銷量可望首次突破1000萬輛大關。 中新社發 任衛紅 攝
|
中新社北京一月九日電 題: 二00八年中國車市競爭趨白熱化
中新社記者 閆曉虹
在經歷了幾年的高速增長后,二00八年的中國車市走勢將如何?此間專家認為,二00八年中國車市將繼續保持較高增幅,但在宏觀經濟政策緊縮等因素的影響下,增速會比去年放緩,市場競爭也日趨白熱化。
從一九五三年中國汽車工業正式起步到一九九二年實現第一個百萬輛,其間的跨度將近四十年。從一九九二年的一百萬輛升至二000年的二百萬輛,又經歷了八年的時間。而二00二年之后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勢如破竹,幾乎每個百萬輛的突破只需一年的周期。二00六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宣告突破七百萬輛;在剛剛過去的二00七年,中國車市再次創造全球最高增速,產銷超過八百七十萬輛,同比增長超過二成。
展望二00八年,中國汽車工業的制高點在哪里?中國國家信息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有望突破一千萬輛。且汽車市場仍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期間乘用車增速還會保持在百分之二十的水平,但商用車若想達到去年百分之十八的增速則比較困難。如果將油價、消費水平等因素綜合起來,今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增長速度將會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此間專家一致認為,今年的中國汽車業仍將穩步前行。從國內形勢看,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汽車成為最重要的消費品之一。強勁的需求是中國汽車市場持續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國家信息中心的最新調查表明,近期內有購車意向的家庭達到上千萬戶。隨著收入增加和連續多年汽車價格的下降,買車對中國許多家庭來說將像前些年買彩電一樣普及。
而從國際形勢看,中國正面臨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原油價格的高漲減弱了歐美汽車業的勢頭,節能的經濟性轎車開始在全世界走俏。與占據經濟性轎車大半江山的日韓汽車相比,中國汽車的比較優勢相對突出——五十余年的汽車產業制造功底及廉價的勞動力生產成本,均為低價奠定基礎。
目前,世界各大汽車品牌都已進駐中國,中國市場汽車產品和服務逐步與國際接軌,汽車市場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據介紹,今年將有來自國產、日系、德系、法系、美系、韓系六大類四十多款新車在中國正式量產。以奇瑞為代表的中國十家自主品牌的十九款新車將向合資品牌發起反擊,日產、本田、豐田、馬自達等日系車的八款新車型也不容小覷,德系車則把重心放在中高端市場,美系車代表上海通用和長安福特等今年也將重拳出擊。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專家認為,與銷量達到一千萬輛的目標相比,中國汽車業的內功修煉顯得更為重要。在中國成為巨大的世界汽車消費市場同時,中國民族汽車企業還要努力進行自主開發,做好進軍海內外市場的布局。 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