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貿易官員透露,在世貿組織即將公布的報告中,將裁定中國進口美國、加拿大和歐盟汽車部件的關稅政策有違貿易原則,一旦成行,這可能將成為中國在WTO輸掉的首個“官司”。記者昨日獲悉,初裁結果可能于今年3月正式公布。截至記者發稿時,WTO與中方并未就此發布任何官方信息,但有關專家表示,中國此前已經對相關汽車進口政策進行了調整,這有望作為中國上訴的依據,中國在此案中也仍有“翻盤”的機會。
中國與歐美的這場“汽車大戰”曠日持久。2006年3月和4月,歐、美、加分別就中國汽車零部件進口規定向WTO起訴。他們認為,中國對等于或超過整車價值60%的零部件征收與整車相同的關稅,變相規定了零部件“國產化的比例”。針鋒相對的,中方則指出,此舉是為了防止進口商避稅,不存在歧視外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的問題。此間,中國曾與歐、美、加在WTO總部就300多個問題進行了磋商,并向專家組提交了700余頁的書面陳述和書面問題答復。然而,在漫長的“拉鋸戰”之后,中國可能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此次,來自美方的消息稱,由三名成員組成的WTO爭端解決小組已經決定在所有爭議點上支持美國、歐盟和加拿大,判定中國違規。“爭端解決小組發現,中國的措施給予進口汽車零件的待遇低于國產汽車零件,或致使進口汽車零件比國產汽車零件交納更多費用。”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WTO問題專家程大為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此評判WTO“濫用”世貿規則為時尚早。“事實上,中國此前已經對相關政策進行了部分修改,這可能作為中國上訴的理由。”程大為表示,世貿組織爭端仲裁機制一向被稱為公平的競技場,中方仍有可能通過上訴扭轉局面。
而北京WTO事務中心首席律師鐘青則表示,對于可能不利的初裁結果,中方顯然應該謹慎對待。“雖然WTO沒有強制執行機構,但是其對等報復制度規定,如果WTO成員不履行裁決結果,獲勝方將有權在同等案值的貨物上對其采取報復措施。”(劉映花)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