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低價之路到爭中高端市場,再到出口歐美受阻,自主品牌“曲高和寡”的三部曲,在中國汽車市場并未掀起太大波瀾。是路線偏離了市場航道還是誤入歧途?非也!自主品牌的三部曲路線并沒有錯,而是走法有誤。那么,進入冰河期的自主品牌又將如何走出困境呢?業內人士稱,“田忌賽馬”將是自主品牌唯一自救的攻守之道。
【第一場“賽馬”】國內:
差異化競爭 瞄準80后消費潛力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東風日產銷售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自主品牌汽車產業經歷多年的發展雖有了一定的起色,但與國際汽車品牌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要想在嚴峻和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去,首先要避開國際品牌的鋒芒,不要人家推轎跑車,你也推轎跑車;人家上一款B級車,你也跟風上一款B級車。品牌含金量、知名度和美譽度都處于下風,很難跟別人在同一水平線上競爭。自主品牌應根據自身實力和技術水準以及資金狀況,并結合中國國情來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模式,秀出自我特色,不做國際品牌的伴舞者。”因此,自主品牌應放棄一味的“模仿”和“借鑒”,造出一些形象可愛、俏皮、大膽、有特色、新穎卡通味十足且價廉物美的汽車,一定會受到80后消費人群的喜愛,如奇瑞QQ車銷售長久不衰就是最好的例證。
【第二場“賽馬”】國外:
放棄歐美 專攻發展中國家市場
“很多自主品牌都犯了大而全的毛病。動不動就跟國際大品牌全面‘攀比’,要比就應該與它們比靈活性,占領市場的速度,產品的新穎時尚性,服務的快捷、優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曾在成都某自主品牌4S店工作3年多的老總激動地說:“不要把精力只放在進軍歐美市場上,自主品牌的‘虛榮心’應收一收,多做點實事,把目標鎖定在發展中國家和經濟欠發達或不發達國家,與中國的制造業水平和技術水平相一致,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就這一點上講,奇瑞汽車已走在了前面,為其他同行帶了好頭。”
【第三場“賽馬”】研發:
借新能源 搶占未來市場橋頭堡
12月13日,長安汽車集團總裁徐留平宣布:搭載最新混合動力系統的杰勛HEV汽車下線,并將正式實現量產。據介紹,杰勛混合動力轎車從整車、發動機到混合動力系統均完全自主開發,表明中國汽車企業已經掌握了混合動力核心技術。長安在新動力汽車方面取得的關鍵性突破,避免了淪為國外品牌下游組裝線的“尷尬”,為自主品牌尋找到了一條新出路。
目前,能源危機已是全球性汽車行業的共同問題,無論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都繞不過這道“坎”。在能源危機面前,各國汽車制造商不管是迎戰危機的手段,還是技術、人才、裝備儲備都在伯仲之間,沒有誰敢說已掌握了核心技術或技術相當成熟,這就為自主品牌搶占新技術制高點創造了絕好的條件和機會。同處一條起跑線,誰都有機會從中勝出。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燃油汽車能提升比亞迪在汽車行業的品牌形象,但不是核心競爭力。比亞迪是造電池出身的,造電動汽車是比亞迪的優勢,也是進入汽車業的終極目標。”(黃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