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車展今天開幕了,作為全球最為重要的五大車展之一,日本廠商都傾巢出動,從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先進技術,到即將量產的全新車型不一而足。日本汽車商在世界逐步增加的強勢地位,讓包括高傲歐洲廠商在內的汽車廠商,不得不刮目相看。東京車展的影響已經傳遍全球,其直接輻射也波及到中國。沒有人會輕視東京車展,就像沒有廠商敢輕視日本廠商一樣。
技術是德國廠商一貫標榜的長項,營銷歷來就是美國人的優勢。那么,日本汽車制造成功之處關鍵在哪里?
東京車展開展一周前,媒體報道上海大眾將以桑塔納3000為藍本生產合資企業的自主車型。這消息今天透露出來,外界并不意外,創立最早的汽車合資企業上海大眾,是業內公認目前合資企業中技術力量籌備最強的企業,但礙于德國大眾的反對,一直沒有造出掛自己標識的汽車。毫不過分地說,上海大眾能有今天這一步,是合資企業中方管理層和中方股東,盡力爭取來的。
上海大眾自主路,從另一個角度釋義了,德國汽車企業技術“保守”路線以及其用自己品牌獨占市場的不妥協戰略。
在上海大眾之前,國內的另一個合資企業廣州本田公布其合資企業自主戰略。與大眾的極力反對不同,本田在國內合資公司的高層曾透露,日本本田在與中國建立合資企業之初,就已經制訂與合作伙伴共同設立合資自主品牌的計劃。當然,這樣做的原因絕不是日本本田的領導人是慈善家,而是日本本田的高層認為,根據中國目前的發展狀況,未來在國內市場占主導市場的肯定是自主品牌。與其屆時與自主品牌殘殺,還不如早日參與到自主品牌的發展中,未來就能輕易分一杯羹,實現雙贏的目標。
廣州本田自主路,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日本企業“能屈能伸”的市場路線以及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長遠戰略。
德國大眾去年以來開始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市場復蘇,大眾提出未來幾年內要超過日本豐田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大眾恐怕要做的不僅僅是籌備技術力量,更為重要的是學會擁有與合作伙伴實現“雙贏”的心態。(張利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