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1:50
- 中新網記者劉良偉、上官純青湖北宜昌報道:2009-7-22 11:48
- 中新網記者劉龍泉四川長寧報道:2009-7-22 11:47
- 中新網記者張慧慧、何蔣勇寧波報道:2009-7-22 11:42
“這就像一出戲劇,有懸念,演員一出現,馬上又消失了。”上午9時50分左右,來自加拿大的氣象專家戈頓·安德森在飄落著綿綿細雨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服務區談到細雨干擾時,依然高興地告訴本網記者,“你看,每個人都是笑逐言開。”
8點半左右,本網記者在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服務區采訪中發現,有一個320人左右的外國天文愛好者團隊特意趕來觀測,其中,年紀最大的為91歲,最小的9歲。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1:32
湖北恩施日全食虧生過程。詹宏升 伍功勛 攝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1:32
在香港,初虧在早上約8時15分開始,太陽的右上方開始出現陰影,其后陰影逐漸進入日面。到大約9時,半個太陽已經被陰影遮蓋,透過濾光片觀看,太陽出現缺口,形狀如月牙。
最大食分在約9時15分出現,四分之三的太陽被陰影遮蓋,濾光片下的太陽仿如一彎新月。但天色并沒有出現昏暗,因為要太陽被遮近九成半,才會出現天氣突然變暗的現象。出現最大食分之后,月亮的陰影慢慢淡出,至10時半復原。
- 中新網記者劉薛梅蘭州報道:2009-7-22 11:29
8時45分,天空出現大量薄云。伴隨云層越來越厚,天空變暗時,西北師大符彥飆博士說,有薄云和空氣的輕度污染,觀測相切不是很明顯;9時15分時,從蘭州可觀測到食甚,月球遮住太陽光面積達到最多,太陽“缺掉”80%。 有云層不失為一件好事,一童聲驚呼:“月亮”!透過厚厚的白云,此時用普通的觀測儀器,只能看見天空一片黑,用肉眼觀看是最好不過的了,符彥飆風趣道,“白天的月亮”。據符彥飆介紹,蘭州出現日偏食是在8時11分上演,持續了2個小時13分。完
- 中新網記者姜誠意重慶報道:2009-7-22 11:25
8時07分許,被天文學家稱為是本世紀最恢宏壯觀的日全食如約而至光臨重慶。眾多重慶市民一齊目睹這場“五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觀,觀日盛景足可用萬人空巷來形容。剛開始用肉眼尚難以辨清太陽是否變形,幾分鐘后,已經可以較為清晰地看到太陽正逐漸被“殘蝕”。
9時12分左右,食既開始,日全食進入全食階段。記者在重慶渝北區龍湖西苑一帶的街區看到,大約1分鐘內白天迅速變成黑夜,路上的車輛早已打開車燈緩速行駛。有的車主甚至將車停靠在路邊,下車拍照觀看。
10時30分,日全食復圓,這一世紀天文奇觀在重慶站的演繹落幕。但山城卻久久未能恢復平靜,市民仍在談論剛剛見證的世紀奇觀。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1:20
國家天文臺專家22日上午表示,這次日全食和國家天文臺此前的預計差異不大,對科學研究具有較大意義。當地云集了來自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天文學家及6000多名天文學愛好者組成的觀測隊伍。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1:16
22日8時52分,貴陽市人民廣場,日偏食發生的一瞬間,7歲的吳江語一下子興奮起來,大聲喊道:“好可愛的太陽,都變成彎月亮了!”9時許,天色越發黯淡,路燈開啟,但等候的市民熱情不減,“再等等。貴陽的太陽就是貴,露了一下臉就藏起來了”。
盡管500年一遇的日偏食只有幾秒鐘的短暫露臉,有幸觀測到的貴陽市民仍然頗感滿足。
- 中新網記者謝慶、陽明宜賓報道:2009-7-22 11:15
22日上午,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文奇觀讓整個宜賓縣沸騰了,老老小小,男男女女都跑出來觀看。記者在現場看到,有戴著墨鏡觀看的,有拿望遠鏡觀看的,有用焊工專用鏡觀看的,有拿茶葉包裝紙觀看的,有人用照相機照著相,有人用著攝像機……廣場上、院子里、壩壩頭到處站滿了人,大家都擠在一起驚嘆著:“看,太陽慢慢變小了,成月亮了,只有光圈了,天黑了……”
- 中新網記者銀雪重慶報道:2009-7-22 11:09
10時30分34秒,日全食過境重慶歷時2小時23分后,完整的太陽終于重回人們的視線,山城再次喧鬧了起來。雖然日全食已過境重慶,但觀看過這一奇觀的市民仍是一臉興奮。在重慶大學讀書的張輝告訴記者,他是一名天文愛好者,今天是專程帶著護目鏡、攝像機、相機等各式專業裝備來觀看日全食的。“我錄下這百年難遇的天文奇觀將是我一生的財富。”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1:09
西藏芒康縣海拔2516米山上的日全食景觀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1:02今天上午,北京北部的懷柔、延慶的天氣相比其他區要略好些,天空以多云為主。懷柔已看到日偏食景觀。
- 中新網杭州記者張兆嶺報道:2009-7-22 11:0110點58分,杭州的日全食過程基本結束。
- 中新網記者孫自法安徽報道:2009-7-22 10:57
7月22日,在安徽中西部山區,天空濃云逐漸變淡后,所拍攝到的日全食景象。
- 中新網記者江耘、袁爽、趙曄嬌杭州報道:2009-7-22 10:57
記者最新從浙江公安、消防部門得到消息,22日“日全食”期間,浙江杭州、湖州、嘉興、舟山等多個最佳觀測點,現場秩序良好,沒有發生一起人員傷亡事故。
- 中新網記者霍潺成都報道:2009-7-22 10:55
八點五十七分,成都陰悶的天空終于露出太陽的臉,但就在幾秒鐘,太陽像害羞的姑娘一樣又躲入云層。此時在幼稚園玩耍的六只大熊貓依然毫無異常反應,玩著水桶,相互嬉戲。
九點十三分,天更加黑了,記者發現,其中一只大熊貓朝著獸社走去。飼養員侯桂芳告訴記者,日全食天完全變黑的瞬間,大熊貓表現得比較興奮,在幼稚園到處跑,估計可能是屬于比較煩躁,但是很快它們就適應下來,那只往獸社走去的熊貓,估計是因為它感覺天變黑了,應該要回家了。
- 中新網記者王萌成都報道:2009-7-22 10:50
日全食全國四個主要觀測點、電視直播點之一的金沙遺址觀測點22日未能觀測到“日全食”。來自國家天文臺的天體物理高級工程師張濟同告訴記者,金沙遺址今天僅出現了“日偏食”景象,留下遺憾,但他同時告訴記者,金沙遺址上演的“古蜀人”祭祀太陽大典對其心靈造成了極大震撼,不虛此行。
從9時11分開始至9時14分,金沙遺址觀測點內一片漆黑,歷時三分零三秒。忽然,火把亮起來,古蜀人祭祀大典開始了,只見“古蜀人”對著太陽出來的方向頂禮膜拜,終于驅散了“怪獸”,太陽出來了,天開了。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0:48
9點35分,日全食。杭州動物園的動物們呈現出不同的反應。當天完全黑下來時,大象從室外走入了室內,天漸漸亮起來時,它們又走出室外活動起來。而禽類動物則在天黑時,都做出了睡眠的姿勢,天亮后,又活蹦亂跳了起來。之前在室外的長頸鹿,天黑時,也許是因為驚恐,三頭長頸鹿聚集在了一起。
- 中新網記者柴燕菲、趙曄嬌浙江湖州報道:2009-7-22 10:47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天荒坪,云集了世界各地最豪華的天文觀測團。上午9點35分,黑暗5分鐘的奇景在天文愛好者連身贊嘆中華麗落幕,業余觀測者開始有秩序的離開,那些最大腕的觀測者依舊端著長槍短炮,與“日全食”做最后的告別。
目前,部分業余的觀測者已經陸陸續續地離場,豪華觀測團依舊嚴正以待。權威專家測算,安吉的日全食將在22日10∶57正式結束。
- 中新網記者常惠英上海報道:2009-7-22 10:45
雖然天空中下著大雨,今日9時40分許,上海還是出現日全食奇觀,一度宛如黑夜。
記者從上海電力公司獲悉,當日九時至十時之間,“應急亮燈指揮中心”按照計劃準時開啟城市主干道有照明燈,道路上各類公共交通運行保持秩序保持正常。上海電力方面表示,城市電力報修熱線電話沒有增加,反而減少。沒有出現電力故障突發情況。
- 中新網記者孟幻重慶報道:2009-7-22 10:38
22日9時9時17分17秒,位于中國西南的大都市重慶迎來日全食生光景觀,驚現世界上最大的“鉆戒”。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0:37
22日上午10點,湖北武漢日全食復原。掠過湖北地區有:恩施、宜昌、荊州、荊門、隨州、孝感、咸寧、黃岡、黃石、鄂州、武漢等11個城市。
- 中新網重慶記者報道:2009-7-22 10:36
日全食“食既” 重慶白晝如夜 郭晉嘉 攝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0:35
10時22分40秒,四川甘孜海螺溝日食復圓。8時05分49秒,海螺溝出現日食初虧景觀,但當時云層較厚。10時31分00秒,四川廣安日食將復圓。
- 中新網記者肖青綿陽報道:2009-7-22 10:34
22日晨,綿陽上空萬里無云,非常晴朗。太陽照常升起,直到8點20分鐘左右,突然發現太陽上半端出現一個缺口,缺口越來越大,到8點55分左右,基本上只有少半個月亮大小。天色轉暗,天氣轉涼,城市路燈全部打開。隨后,一大片烏云籠罩在綿陽城的上空,把太陽完全遮蔽,直到59分時,太陽從烏云里露出來,完全就是一個上弦月形狀。瞬間,又隱入烏云中。
當日全食發生時,地震極重災區北川的民眾站在路邊、房頂、河壩里,觀看這一奇觀。在擂鼓鎮,上午,濟南軍區援建擂鼓中學交接儀式如常進行。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0:32
中新網網友自發組織了“網友直播團”,在中新網論壇內“直播”自己觀測日全食奇觀的情況,短時間內發布了大量的文字和圖片。
“我是山東的,我們這里看到偏食了”、“上海一直下雨,幫不上忙了,大家多‘報道’吧”、“這是我在武漢拍的照片,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狗沒什么異常反應,我倒是很躁動”……來自各地網友彼此的觀測所得,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部分地區因天氣原因無法觀測到日食的遺憾。
一位成都網友說:“參加這種‘直播’比看電視直播有趣多了。”一位廣東網友的留言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感覺象參加了一次網絡‘天文聯歡會’,很好玩。”
- 中新網上海記者報道:2009-7-22 10:29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0:17
四川廣安日全食過程精彩回放
- 中新網寧波記者報道:2009-7-22 10:127月22日,浙江寧波拍攝到的日全食美景。丁子宙 攝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0:08
在湖北宜昌三峽大壩附近的壇子嶺風景觀測區,日全食在9時20分左右出現,持續5分鐘左右,大家很幸運地看到了鉆石環弧光和璀璨奪目的貝利珠。現場的溫度在30度左右,比較涼快。日全食發生的時候我們聽到了現場群眾的驚呼聲,大家都比較激動。
日全食過后,在太陽重新出現時,在觀測臺下見到一對外國情侶,男友給女友送上了求婚戒指,他們用這樣一個特殊的方式見證愛情。
- 中新網記者蘭州報道:2009-7-22 10:06
上午8點50分左右,太陽開始初虧,大約9點10分達到食甚。此時天空中的太陽如一彎月牙,光線也變得不再強烈刺眼,甚至可以用肉眼直視太陽。到9點30分,月影逐漸從太陽上離開,月牙狀的太陽漸漸放大,陽光強烈,直視太陽有刺眼流淚感覺。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0:05
上午8時14分,日全食初虧在湖北武漢顯現。掠過湖北地區有:恩施、宜昌、荊州、荊門、隨州、孝感、咸寧、黃岡、黃石、鄂州、武漢等11個城市。
- 中新網杭州記者報道:2009-7-22 10:03浙江杭州日全食景象。龔讀法 攝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0:03
今天漠河天氣也不是很好,早晨下了一點小雨,太陽始終躲在云層當中,大概8點50分左右,太陽從云層中出來,當時我們看到太陽邊緣有一個小小的豁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偏食吧,但很快的太陽又再次躲在云層中。
- 中新網記者柴燕菲、趙曄嬌杭州報道:2009-7-22 10:01
22日上午9點34分12秒,杭城出現“黑暗5分鐘”的奇特景象,原本車來車往的高架橋交通一度停滯,司機紛紛靠邊停車,爭相欣賞天空急速變黑又急速變亮的勝景。
- 中新網記者武漢報道:2009-7-22 10:01記者艾啟平:現在,武漢天色恢復正常,聚集在江灘看日全食的人群逐漸散去。記者注意到,武漢長江大橋上的路燈以及市區街道上的路燈全部關閉。武漢江面以及市區交通恢復到白天狀態。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10:00
7月22日,中國長江流域將出現“日全食”景觀。四川廣安在“食甚”和“生光”瞬間出現了美麗“鉆石環”景觀。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9:59
記者實拍四川廣漢日全食過程(組圖)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9:58長江流域今天上午將出現罕見日全食,寶島臺灣也能看到日偏食,民眾相當期待,兩岸三地首次進行聯合現場轉播。
一大早,臺灣島內的電視臺就開始通過直播報道,外派記者紛紛從成都、重慶、武漢、杭州等地發回報道,島內觀眾通過第一時間如臨現場欣賞到日全食盛況。
嘉義蘭潭小學天文設備齊全,還派出一組人員到大陸,與臺灣同步視頻連線。
在臺灣,日偏食從8點23分開始初虧,預計9點40分食甚、11點05分復原,全臺天氣良好可見。
- 中新網綜合報道:2009-7-22 09:56
“最偉大的日全食”不僅與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和印度“相遇”,還覆蓋尼泊爾、緬甸等多個亞洲國家。其中中國是此次日全食覆蓋地域最廣、人口最多的國家。很多國家都將此次日全食作為科普教育的好時機。來自各國的科學家從水陸空加緊觀測。
印度日全食已經于當地時間22日上午6點20分(北京時間8點50分)開始。全程6分鐘39秒。目前部分可以觀看日全食的地方天色漸暗,成千上萬的民眾爭相觀看。印度還專門派出了737專機供科學家觀測日食。
日本媒體把22日的日全食稱為“本世紀最大的天體秀”,這是日本相隔46年再次觀測日全食,而且連續觀測時間長達6分25秒。日本觀測日全食時間最長的地方是鹿兒島等地。路透社的消息說,日本相關部門派出了考察船,在太平洋上觀測這次日食。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9:53
今日9時40分許,上海出現日全食奇觀,白晝一度宛如黑夜。出現日全食的上海宛如黑夜,只有城市主干道有照明燈,郊區的照明設施、景觀燈則沒有開啟。據介紹,上海市交警部門今日增設了許多臨時停車點,以滿足司機停車觀看日全食奇觀。截至上午7時,上海市交警部門已接到500余起事故報告。
- 中新網記者武漢報道:2009-7-22 09:51記者艾啟平:現在天亮了,在武昌江灘的人群逐漸散去。
- 中新網記者韓勝寶蘇州報道:2009-7-22 09:50
正當蘇州下起滂沱大雨,人們翹首盼望日全食成為泡影的時候,蘇州的一位繡娘卻給了世界一個驚喜,她“繡”的日全食景觀圖等十六幅星空系列作品已封針,今天進行專場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愛好者可一睹蘇州刺繡的星空魅力。
- 中新網記者杭州報道:2009-7-22 09:48
受天氣影響,22日上午,500年一遇的日全食雖然如約在杭州天空上演,但躲在云層背后忽明忽暗,癡心等候一夜的追日族只能趁著云塊與云塊之間的空隙,在短時間內看到日全食。目前,寶石山、斷橋等為主的西湖環線以及錢塘江的城市陽臺為杭城最熱的觀察點,雖然心急,但追日族仍表示,能在水邊賞日也是一身難得的記憶,他們將耐心等待“天黑”的到來。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9:45
安徽黟縣今日9時30分許進入日全食食甚階段,并可看見玫瑰紅的色球層光圈。8時23分許,安徽黟縣出現日全食初虧。
- 中新網記者高淳報道:2009-7-22 09:44
江蘇最佳觀測點高淳9時20分左右已烏云密布。
大概8點56分的時候,記者能看見太陽失去一角。但隨后,太陽很快就被烏云遮住,這會已經下起了小雨。
很多外地車輛集中在這里,路上也還有很多車正趕往此處。
記者一行從南京出來的時候,正下著大雨。原先天氣預報預測,江蘇最有可能看到日全食的是高淳。但目前這里也下起了小雨。天空已經暗下來了。
- 中新網記者成都報道:2009-7-22 09:43
9點10分,成都大熊貓基地上空全黑,放到室外的四只大熊貓,反應變得有些遲鈍,其中一只徑直走向獸籠。熊貓基地工作人員介紹說,也許大熊貓以為已經到了晚上。9點14分,天色漸漸轉亮,大熊貓們的活動恢復了正常。
9點11分, 成都春熙路附近天色全黑,與夜晚無異。街燈全部打開,此時,很多人反映手機打不出去。
9時11-14分,成都金沙遺址觀測點內異常安靜,只聽到消防車的聲音從外面呼嘯而過。
- 中新網武漢記者報道:2009-7-22 09:36
武漢拍的日全食照片。章敦華 攝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9:35
長達6分多鐘的日全食奇景22日上午8時左右出現在大陸長江流域一帶,臺灣地區全程可見日偏食,食分高達0.85~0.75,是近年來食分最大的一次日偏食,太陽被月亮遮蔽面積最大時的“食甚”,太陽將如一彎眉月般,非常特殊。
- 中新網記者銅陵報道::2009-7-22 09:35記者吳蘭報道:09:28,天空比剛才黑了些,人群中突然發現一陣歡呼,之間云縫中露出類似月牙狀的太陽。不過,幾秒鐘后,就被云層遮住。天全黑了,黑乎乎的。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9:32
- 中新網記者重慶報道:2009-7-22 09:32
9時12分59秒,被譽為“本世紀最完美”的日全食在重慶展現食既奇景,明亮的陽光逐漸變成昏暗的光線,月亮邊緣的剪影像鉆石般閃閃發光。
山城天空逐漸由明變暗,黑夜開始降臨,不遠的天邊則泛起一縷美麗的霞光。在該市的人民大禮堂、歌樂山等處的開闊地帶,隨處可見戴著護目鏡觀看日全食的重慶市民,仰觀正在發生食既的太陽。不少上班族也停下焦急的腳步,靜靜觀賞這難得的奇景。
在重慶南山一棵樹觀景臺上,天文愛好者早早便選好了觀測的最佳地點,架起了各式“長槍”、“短炮”,觀看這百年不遇的天文奇觀。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9:29
整個日食過程分五個階段,即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和復圓。(初虧:月球剛將太陽遮擋時,是日全食的前奏曲;食既:月球剛將太陽完全遮擋時,是全食精彩的開始;食甚:觀測地點進入了月球影子的最深處 ;生光:太陽剛開始“露臉”,是全食的結束;復圓:太陽剛開始露出“圓臉”)。
- 中新網江蘇記者報道:2009-7-22 09:29記者王國安報道:我現在在江蘇最佳觀測點高淳。這會天空也是烏云密布,大概8點56分的時候能看見太陽失去一角,很快就被烏云遮住,這會已經下起了小雨。 很多外地車輛集中在這里,路上也還有很多車正趕往此處。 我們一行從南京出來的時候,正下著大雨。原先天氣預報預測,江蘇最有可能看到日全食的是高淳。但目前這里也下起了小雨。天空已經暗下來了。
- 中新網浙江記者報道:2009-7-22 09:26
浙江杭州觀測日食圖片
- 中新網武漢記者報道:2009-7-22 09:22記者艾啟平報道:現在,武漢的風有一點大,像下暴雨前一樣,很涼快,天色逐漸黑下來,像黃昏時候一樣。
- 中新網成都記者報道:2009-7-22 09:21
中新網成都7月22日電 (川分)9時11分,成都天空已經全黑,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來到了。成都街頭和市內各觀測點、適合人流聚集的地方,駐足觀察日全食的人越來越多,人群興奮地喊著。
- 中新網蘇州記者報道:2009-7-22 09:17中新網蘇州七月二十二日電(記者 趙龍 周建琳)今天早上六時起太陽就和蘇州捉起了迷藏,它一會出來一會兒又躲藏起來,天空時晴時雨,惹得蘇州上方山上森林公園內的天文學愛好者又喜又悲。
- 中新網武漢記者報道:2009-7-22 09:16
中新網武漢7月22日電(記者 艾啟平)22日8時14分,日全食“光臨”武漢市并出現初虧現象。至8時55分,武漢市上空云量呈逐漸增多趨勢,微風陣陣,氣溫明顯下降。
- 中新網浙江記者報道:2009-7-22 09:14
中新網浙江7月22日電(柴燕菲)作為此次日全食觀測時間最長的地方之一,嘉興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游客。不過當前天空中的烏云,讓觀測者們頗感無奈。
- 中新網武漢記者報道:2009-7-22 09:11
7月22日上午8時許,眾多熱情市民和天文愛好者涌入武昌江灘觀測日全食。艾啟平 攝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9:09
香港上空的日偏食現象在早上大約8時15分開始,太陽的右上方開始出現陰影,陰影逐步向太陽中心推進。
日食開始時,見到太陽右上方出現缺口,初虧開始,陰影緩慢的向內推進,由于在香港的只是日偏食,只有四分之三的太陽就會被月球陰影遮蓋。
- 中新網成都記者連線:2009-7-22 09:08
- 中新網成都記者連線:2009-7-22 09:07
成都市民紛涌春熙路過街天橋觀日全食
點30分左右,成都春熙路觀日現場氣氛已十分熱烈。人們紛紛涌到春熙路商圈最佳的觀測點--王府井百貨大樓附近的天橋,希望云霧散去后能看到日全食景觀。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9:06
- 中新網浙江記者報道:2009-7-22 09:00
浙江舟山市民在觀測點準備日全食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8:57
早上八點多昆明還是多云天氣,現在非常幸運天氣放晴,已經能夠清晰的看到日食。根據天文專家的估算,在昆明能夠看到20%的日食,有就是日偏食。
- 中新網北京報道:2009-7-22 08:56
北京市氣象臺7點12分發布最新預報:今天白天北京多云轉陰,北部有雷陣雨。氣象專家也分析,目前北京上空被中低云系遮擋,日偏食發生期間或許只能看到朦朧的影子,觀看效果不很理想。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8:49
- 中新網上海記者連線:2009-7-22 08:48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8:43
重慶初虧的視頻
- 中新網成都連線:2009-7-22 08:40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8:32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8:31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8:30
- 中新網浙江記者連線:2009-7-22 08:26
浙江嘉興七一廣場,天文愛好者在準備觀測。汪恩民 攝
- 中新網安徽記者連線:2009-7-22 08:25安徽出現日食初虧
- 中新網安徽記者連線:2009-7-22 08:19今天,因長江流域多個觀測點天氣不佳,很多天文愛好者轉戰多地,來到銅陵。一位從南京到上海發現天氣不佳,連夜感到銅陵,剛才記者遇到這位四十多歲的漢子時,腳上全是泥巴,還真啃著燒餅。幾位馬鞍山市的高三畢業生,因為馬鞍山的天氣原因,來到銅陵,但是很不巧,昨夜后半夜銅陵下暴雨,但是他們六位學生內心咯噔了下,好在今早天氣很給面子,七點多,太陽從云縫間落出臉,但是目前,銅陵的觀測點烏木山的山空,全是云,不見陽光,在四處觀看的天文愛好者有些擔憂。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8:16
二十二日晨八時零七分五十四秒,中國西南的重慶迎來幾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奇景。 最早看到日全食初虧的是渝西的榮昌縣,約四十秒后,重慶主城的居民也目睹了這一天文奇景。
- 中新網北京報道:2009-7-22 08:15今天早上,北京空氣能見度較差,天邊霧氣朦朧,天空也被大量的云覆蓋。北京市氣象臺7點12分發布最新預報:今天白天北京多云轉陰,北部有雷陣雨。氣象專家也分析,目前北京上空被中低云系遮擋,日偏食發生期間只能看到朦朧的影子,觀看效果不很理想。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8:05
整個日食過程分五個階段,即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和復圓。此次日食從初虧到復圓歷時兩個多小時,中間最精彩的全食持續時間僅幾分鐘。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介紹,22日即將發生的日全食最精彩的幾分鐘全食時間內,公眾可欣賞到日全食六大迷人景象。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7:48
天文學家支招 如何正確的觀測日全食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7:34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7:287月22日上午,將發生本世紀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在觀看這一天文奇景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近年來我們看到的世界各地美麗日食圖片。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7:21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22日08時至23日08時,新疆西部和北部、青藏高原大部、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中東部、東北、華北東部和西南部、黃淮大部、江淮、江漢、江南北部、華南南部以及重慶北部、四川、云南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部分地區觀賞日全食會受到一定影響。
- 中新網報道:2009-7-22 07:09
7月22日中國將出現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觀。此次日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間,在中國境內全食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時間可超過6分鐘。中新網將對本次日食奇觀進行圖文直播。歡迎各位網友關注與參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