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3日電 為進一步搞好以財務公開為主要內容的村務公開,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日前從安徽省直有關單位和部分市、縣委組織部抽調人員組成9個調查組,深入到全省17個市,對村務公開情況開展全面調查。
據安徽日報報道,此次調查一律采取事先不打招呼、不由當地確定調查路線、隨機抽樣和直接進村入戶明查暗訪等方式進行。通過實地察看、查閱資料、走訪干部群眾、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對各地2001年以來開展村務公開情況進行詳細調查了解,重點是開展“六查六看”活動:一查公開是否正常,看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村務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是否做到至少每季度公開一次,固定性的工作長期公開,臨時性工作在完成后一次性公開,時間跨度長的工作分階段公開。二查公開的內容是否全面,看是否把財務收支作為公開的重點,對各項收入支出、各項財產、債權債務、收益分配、農業“兩稅”及附加、“一事一議”籌集的資金及使用、農戶承擔的其它費用等是否逐筆、據實公開。對計劃生育、征用土地和宅基地審批、集體經濟項目承包和經營、公益事業、新上的經濟項目、村干部報酬、發展黨員等重要事項是否逐事公開。三查公開的程序是否規范,看是否每次公開前,由村“兩委”集體確定公開的內容,形成文字材料或制成表格,經公開監督小組審核確認,以村委會的名義公開。公開后,是否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每次公開的內容是否存檔備查。四查公開的形式是否覆蓋到全體村民,看是否以固定的公開欄為主公開村務,并通過廣播、會議、明白紙等,擴大公開覆蓋面。五查公開監督組是否發揮了作用,看每個村是否成立了由5至7人組成的公開監督組,成員由村民代表會議推選產生。監督組對每次公開的內容是否進行了審核確認,定期或不定期組織了對村務公開的評議。六查公開欄的設置是否符合要求,看公開欄是否設在醒目位置,能容納需要公開的內容,并有防雨設施。
報道說,為使調查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要求每個調查組每市要調查2個縣或市、涉農區,每個縣調查3個鄉鎮,每個鄉鎮調查2至3個行政村。同時要求,在調查的對象中,要有經濟狀況相對比較好和交通比較方便的,也要有經濟狀況相對較差或地處偏僻、交通不太方便的。其中,調查的行政村,盡可能有1個是選派干部任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