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2月12日電(記者陳光明 丁東升)冬日下的長江江面依然是寒風凜冽。南京下關漁政碼頭的江岸邊,今天上午站滿了翹首遠望的市民——他們關切和憂慮的目光投向江邊一艘漁船邊掛著的魚網里邊的“國寶”級動物——白鱘。這是漁民孫永來昨天下午二時左右在長江下關潛洲以北的江面上捕捉到的。
白鱘被漁網包著,靜靜的躺在江水中,形狀奇特,肚白朝上,呈灰白色,多處受傷,已經奄奄一息。
從湖北趕來的中國水產科學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危起偉教授凌晨四點就趕到這里,對白鱘作了緊急處理。所以,白鱘周圍看不到血跡。
據現場的南京漁政處湯哲斌先生介紹,漁民孫永來當時并不清楚這就是白鱘,當看到白鱘身上的魚鉤和外傷時,憑直覺此種動物不平凡,遂及時向南京漁政部門報告,并花費了一個多小時將白鱘拖運到一千五百米處的漁政碼頭。
南京漁政處在接到電話后于當天下午四時十分趕到現場,當看到白鱘長長的嘴和三米多長的身體時,第一個感覺就是白鱘。常年和漁業打交道的湯哲斌先生明白白鱘的珍貴,一方面向上級部門匯報,一方面立即展開搶救白鱘工作。搶救時共從白鱘身上取下五把魚鉤,受傷最嚴重的要數下腭,已經開始出現潰爛,在此情況下,搶救人員對其喂食了四片阿莫西林穩定傷情,并安排了十幾人對白鱘實行晝夜監護直至專家的到來。
湯哲斌介紹說:阿莫西林是先喂給兩條鯉魚,然后把這兩條鯉魚喂給白鱘吃下去。
人們在焦急中等候著專用救護車從武漢前來施救。下午一時左右,一輛藍色的特種車開過來了——人們翹首以待的鱘類專用救護車駛抵碼頭。只見鱘類專用救護車車廂里擺滿了氧氣瓶,車廂呈一個大槽狀,兩端還有厚厚的大塊海綿,以防車廂兩端撞到白鱘。
據專家介紹,該車是專為鱘類運輸而研制的,在運輸的路上還可對氧氣瓶進行灌氧和對車廂換水。疲憊不堪的駕駛員告訴記者,從昨天下午五時接到通知后,即從湖北荊州出發,夜以繼日的奔向南京,現在總算可以喘口氣,稍作休息了。
專家們在對救護車清理后,用擔架將白鱘連漁網一起從江水中搬運到救護車里,然后,開始剪開漁網,并對白鱘的傷口進行清理縫合。據中國水產科學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危起偉教授介紹,這條白鱘的傷情要遠比想象中的嚴重得多,放在江水中時,并不曾發現白鱘還有內傷,現在經過檢查發現,白鱘還有非常嚴重的腹水,但并沒有發現明顯的受傷洞口,還須作進一步檢查。鑒于此,原先準備將白鱘運到長江水產研究所進行救治的計劃也將暫停,待病情穩定以后,再行安排。
捕獲這條白鱘的功臣孫永來一直靜靜地坐在一條小魚船上,目不轉睛地望著網中的白鱘。他看上去精瘦、樸實,約五十歲左右。因為隔著江面,記者靠不上去。當白鱘出水時,鏡頭都對著白鱘。當白鱘上了搶救車時,大家都回過頭來找孫永來。但漁政處湯哲斌說:已經一夜未眠的孫永來,回家睡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