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2日電 1990年,上海的每1000名女性里可能只有一個人敢辭職“下海”,做沒有任何保障的“個體戶”;而到了2000年,這個數字幾乎翻了數十倍——每100個上海女性中就有6到7人選擇了自主創業,從而成為叱咤商場的“女老板”、“女企業家”。
上海電視臺消息:記者從“上海婦女發展國際咨詢會”上獲悉,上海女性就業自主性明顯增強,女性自主創業的比例從1990年的0.1%提高到了2000年的6.6%,比男性高出了0.9%。
據上海交通大學余亞平教授介紹,社會的發展推動了上海女性職業結構和行業結構日益趨向合理:到2001年,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商業零售、居民服務等行業中就業的女性比例都超過了一半;而在金融保險、房地產、科研服務等新興行業中就業的女性也有明顯增加,比例分別達到44.63%、36.22%和35.47%,在證券分析人、房產經紀人、科研人員中處處可見女性的身影;另外,在8000家被認定的非正規勞動組織中,由女性開辦的也占了34%。
同時,上海女性的擇業價值取向開始呈現多元化:“為稻粱謀”的生活壓力不再是工作的唯一目的,“獲得更高收入”和實現“經濟獨立”的為52%,33.7%的女性工作是為了充實自己,21.3%則“希望發揮才能”。她們的就業渠道也在不斷拓寬,除了由勞動人事部門安排和“頂職”的,更多的女性是主動出擊,通過求職應聘、考試錄取的達20.3%,還有的干脆炒了老板的“魷魚”,做自由職業者甚至自己開公司;以女性為主體的非正規勞動組織也開始出現。
毋庸置疑,目前上海女性的就業層次仍然偏低,大部分女性仍分布在家政服務、清潔衛生等技術含量較低、收入也較低的行業。為此,副市長、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主任嚴雋琪提出,今后幾年要進一步消除就業歧視和職業隔離,積極出臺有利于婦女參與經濟活動的公共政策,保障婦女平等分享信息資源、貸款資助和市場份額的權利,引導和扶植下崗婦女走自主創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