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新快報報道,雖然近年來的金雞百花電影節辦得一屆比一屆氣派,可卻無法掩蓋中國電影萎靡不振的現實。甚至有評論認為,面對影業蕭條的大背景,電影作品的質量也不得不打折扣,而曾被譽為中國電影藝術水平最高象征的金雞獎,其權威性也在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面對公眾和媒體的疑問,本次電影節評委、《電影藝術》總編輯王仁嬰回答得很巧妙。
藝術不是唯一標準
記者(以下簡稱“記”):金雞獎除了考慮影片藝術性之外,有沒有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
王仁嬰(以下簡稱“王”):因素有很多。
在現時情況下,評獎不是真空,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電影是意識形態的東西,比如說去年評為最佳影片的《毛澤東在1925》,這部影片基本上還是不錯的,填補了毛澤東那段歷史在銀幕上的空白。可是在拍攝上它卻不那么精致。那么為什么能得獎呢,評委們有很多考慮,當時正值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這部影片自然得到了評委們的重視。但是在其它獎項上,比如霍建起的《藍色愛情》奪得最佳導演獎,那還是因為他拍得確實不錯。金雞獎的評選也無法十全十美,只是盡可能地做好。
記:那么今年也會有這種情況嗎?比如《沖出亞馬遜》就是一部很主旋律的電影。
王:就我個人的看法,我不贊成把主旋律影片的范圍定得那么狹隘。我認為許多影片都應該算主旋律,比如《美麗的大腳》,塑造了一位精神和心靈都很美好的鄉村女教師。在十分窮困的地方,老百姓對知識如此渴求,這種表現西部人自力更生精神的影片,難道說它不是主旋律嗎?今年的影片,恰恰在主旋律上有豐富性,視野也更廣闊。今年入選的影片現實主義的題材多,也就是說更關心當今老百姓的生活。
不能單純用票房衡量質量
記:每年金雞獎評選完了,許多獲獎影片對觀眾來說毫無吸引力。而代表美國電影界最高成就的奧斯卡獎卻能帶來無數票房。
王:這與中國電影市場的現狀是聯系在一起的。現在,包括國產影片和進口影片在內,上座都不是很好。金雞獎不是奧斯卡,評了一個獎,觀眾就能都去看,金雞獎目前還沒有建立這樣的權威性。此外,金雞獎是專家評選出的獎項,專家喜歡不代表觀眾一定喜歡,在國外,也有這種情況,電影史上很多優秀的電影,票房也不一定很高。不能單純用票房來衡量影片的質量。
規則本身有待完善
記:金雞獎的評選程序,是讓十幾個評委,在短短幾天內看幾十部電影,這種評選方式本身是否存在缺陷?
王:金雞獎和奧斯卡不一樣,不是上千名評委在幾個月時間里進行選擇。當然,如果有充分時間,能夠反復地看片,可能想法會更成熟。但現在這種方式不太現實。
記:如果影片不是剛剛完成就參加影展,有上映的時間,它得到的觀眾反饋可能會讓評委們想得更全面。
王:某種程度上,可以這么說,但不絕對,比如《河東獅吼》票房好,但你能說它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嗎?金雞獎的規定來自于它的章程,而這個章程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的主席團決定的,在章程沒改之前,只能保持現狀。
院線制起積極作用
記:今年的百花獎獲獎影片《法官媽媽》,根本沒有幾個觀眾看過,可這部影片卻是在去年電影節的國產影片展中就已經上映了。
王:這是發行的問題。今年有了院線制,情況會比較好,像《和你在一起》、《生活秀》都已經上映了。院線制起了積極的作用,現在要求所有大城市、大省份都必須有兩條院線,這能促進競爭、防止壟斷,這一步跨得很好。
入圍影片質量有提高
記:影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在長春電影節上獲得了不少獎項,但今年卻一項提名都沒拿到。
王:這部影片有長處,但也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在表現母親對女兒的愛這部分很薄弱。另外,在女兒對母親的關系上,分寸把握也不夠好,不太符合常情常理。這部影片應該很感動人,可是卻沒有做到。同去年相比,今年入圍影片的質量有提高,如果把這些影片放到去年,應該都能獲獎,然而今年就有可能要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