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廣告服務 |
|
經濟透視:口岸“大通關”制度帶來大物流 2002年08月16日 08:46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五日電題:口岸大通關帶來大物流 中新社記者劉長忠 口岸是連接國內物流與國外物流的重要節點,已成為中國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中國進出口岸的外貿貨物、交通工具二000年為六點二七億噸、一千零二十一點七萬輛次,分別比一九八0年增長了六點一倍和十三點八倍。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陸江說,實行口岸“大通關”制度,不僅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需要,還對推進中國口岸物流發展,促進國民經濟增長,都具有重大意義。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中國口岸建設飛速發展,已經形成沿海、沿江水運、航空和內陸邊境開放立體化的口岸體系。一九七八年以前,全國僅有一類開放口岸五十一個,到二000年迅速發展到二百四十二個。 陸江認為,改革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灣三大經濟區在國內經濟發展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發揮口岸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上海市之所以發展成為中國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口岸物流的高度發展。 上海市擁有一個高效完善的以國際化港口為中心的國際集裝箱聯運網絡,以公路、鐵路、內河等綜合運輸網絡系統及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綜合運輸體系,這些大大促進了上海口岸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中外運等國內海運界的巨頭,以及國際主要物流公司,也都在上海建立了獨資公司。 盡管中國口岸物流的發展已具有相當規模,但物流管理水平仍然較低,物流管理費用較高,物流組織環節較多,尤其是物流的效率還不高。這集中體現在中國口岸通關速度較慢,口岸管理和運行效率與現代物流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專家分析指出,從中國實際情況來看,中國與發達國家在物流上的差距,不在于倉儲、運輸費用過高,而在于資金周轉過慢。以二000年為例,中國工業流動資金年周轉一點六二次,批發零售業為二點二五次,而一些跨國連鎖企業如沃爾瑪、麥德龍、家樂福高達二十至三十次。中國商業流通環節的庫存平均周期為一點五個月,其中零售環節為二個月。美國、德國和日本制造業庫存平均周期為五天。因此,加速資金周轉,提高物流速度和效率的潛力相當巨大。 此間分析家認為,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物流市場,主要是注重高效率的物流運作能力和相對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口岸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其物流效率的高低,是影響外商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他們建議,要加快中國口岸通關改革和物流發展,提高口岸工作效率和物流效率,進一步擴大中國對外開放。 更多報道:中新財經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