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圖片 | 中新財經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華人世界 | 臺灣頻道 | 供稿服務 |
|
思想如水 2001年08月13日 10:30 張德祥 有一本書,叫《共產黨宣言》,問世已經150年了。當今的世界與一個半世紀以前,無疑有了很大變化。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一切似乎都不能不接受時過境遷這樣一種歷史脾氣:“過時沒商量”。然而,在如今商風熏人的現實氛圍中,再次展讀這本產生于150年前的“宣言”,仍然被它的魅力所征服。你不得不承認,它確實沒有過時。它似舊而新。這里沒有曲折動人的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令人捧腹的人物,那么,它的魅力來自哪里?回答只能是來自于它的“思想”。你要問這本書的主人公是誰,回答也只能是“思想”。 是的,思想也有風采,也有魅力。難怪它問世之后吸引了那么多人的目光、牽動了那么多人的精神。一代又一代人的翻閱,使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常新。事實上,只要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歷史,就會看到在歷史中流動著一條思想的河流:它依賴著思想自身的魅力在人類的心底流動,從古流到今。不知道有多少顯赫瞬息即逝,不知道有多少富貴灰飛煙滅——多少樓臺煙雨中,多少豪門成荒冢?一部歷史留下的也許不過是一片廢墟,而思想,恰恰是淌過這廢墟的一條河流、一股活水,滋潤著人類特有的那塊心田。 不是么?與孔子同時的那些王侯將相如今安在?他們那不可一世的霸業安在哉?而孔子的“仁”學卻滋潤了一個民族的精神之樹。兩千多年來,也許這個“仁”無一日不到處“碰壁”,正像孔子在世時的到處碰壁一樣,但這也不過是河流向前流動時對巖壁的沖撞而已——是活水就會流動,流動就免不了“碰壁”,沒有哪一條河不是在碰壁的沖撞過程中向前奔流。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真正偉大的能伴隨歷史奔流不息的思想,無疑具有著它的博大、深邃與豐沛,無疑具有著代表人類心靈深處那種渴望公平的精神理想,它才能從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中不斷汲取精神理想的源泉,才能像大江大河那樣不枯不竭,浩浩蕩蕩,與日月奔流——偉大的思想是以偉大的人格為基礎的,思想也不過是人格精神在思維成果上的表現。所以,偉大的思想背后站立著偉大的人格。 思想的魅力,也是來自于思想者的人格精神的魅力。這種魅力不僅體現為一個人所思考的內容超越了個人利益而關乎到社會公理與人類命運的問題,而且還體現于他追求與捍衛思想的純真人性,體現于思想高于生命、生命與思想共存亡的執著不移,這是更為本質的思想家的偉大風范與魅力。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寧可走向斷頭臺,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思想——頭顱為思想而存在。 不知道為什么,人類曾經那么害怕思想,給思想設置了重重枷鎖,重重障礙。細細想來,并不是人人都害怕思想。害怕思想的人不外財產的私有者和權力的專制者。他們害怕思想,是因為真正博大的思想超越了自私自利的狹隘,使私有者和專制者產生一種心理恐懼,惟恐思想之水漫延而淹沒了他們的特權與私有。于是乎,防口甚于防川,鉗制之,堵塞之,對于思想之源——思想家就更是繩之坑之,以此來禁錮人們的思想。 回望人類的漫漫來路,也許沒有什么比“思想”經歷了更為嚴酷的禁錮與摧殘的命運。艱難困苦,“獄”汝于成。因為思想家的被視為“洪水猛獸”的思想,在他們活著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是被流放驅逐,便是被監禁乃至殺害。似乎誰要是和思想結下了不解之緣,就是和不幸的命運結下了不解之緣,從蘇格拉底到馬克思,從孔子到魯迅,無不因為他們卓立不群的思想召來了這樣那樣的歧視、迫害甚至殺身之禍。 然而,思想如水,抽刀不斷。思想之水還是從枷鎖的縫隙中逸流而出,從重重的阻礙中沖決而出,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可以說,思想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思想不僅是從心靈里流出來的,而且是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思想的洪流終于沖破了千年禁錮,把人類帶入了解放的道路。人類的每一次偉大進步,無不是思想之水淹沒了狹隘、沖破了封閉,無不是思想解放的結果。 “思想解放”!多么偉大的進步。從禁錮到解放,這一步人類走了兩千年,終于走出了狹隘和愚昧。這是思想家用他們的頭顱為人類撞出的文明。百川歸海,無人能止。那么,還有哪一種自私和狹隘能阻擋以人間公理和公平為目的思想?思想如水!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圖片| | 中新財經|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華人世界| | 臺灣頻道|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