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圖片 | 中新財經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華人世界 | 臺灣頻道 | 供稿服務 |
|
聯合早報社論:國民黨能否浴火重生? 2001年08月01日 14:09 本文系完全轉載,僅供參考 在臺風“桃芝”來襲之際,國民黨“十六全”在臺北閉幕。自從半個多世紀之前退守臺灣以來,這是國民黨第一次以在野黨身分舉行全黨代表大會。與會者的目的不再是為了確定施政方針,也不再是決定資源的配置,而僅僅是為了尋求重生之路。對島內外那些同情和支持國民黨的人而言,此種辛酸景象難免叫人為之唏噓。 自從在一年多之前敗選之后,國民黨曾經痛定思痛,并在新任主席連戰的帶領下,進行了一系列早已勢在必行的改革。在“國家”定位問題上,國民黨糾正了“兩國論”的重大偏差;在腐敗問題上,國民黨一直在努力擺脫黑金政治的侵蝕;在黨內民主方面,國民黨首次進行了黨主席的直接選舉,領導風格也煥然一新。所有這些,都使得國民黨得以逐漸走出過去的陰影,從而以新的形象出現在政治舞臺上。 但是,在外界看來,國民黨在塑造自我形象的同時,似乎一直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糾纏,每走一步,都顯得相當艱難。國民黨決心要與黑金政治決裂,但現實政治卻又使兩者難以一刀兩斷;國民黨決心要在重大的政策綱領上推出新的思維,但內部分歧卻又使得它裹足不前;國民黨決心要徹底擺脫李登輝路線的陰影,但又擔心李系人馬的可能出走造成該黨的進一步分裂。這種心有余悸和患得患失的心態,顯然是選舉失敗所留下來的后遺癥,也是國民黨在進行自我革新過程中的心理障礙。 的確,內部分裂是國民黨由盛而衰的罪魁禍首,該黨現在再也經受不起又一次的分裂。早在八十年代末,也就是從李登輝當選黨主席的“十三全會”以來,國民黨歷屆全會都是充滿危機。從流派之爭引起內斗,到黨內元老憤而出走,一直到凍省之爭再次引發大分裂,最終導致國民黨喪失執政的權力。作為擔任了長達十多年的黨主席,李登輝對這些內耗和內亂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鑒于歷史的教訓,現任主席連戰主張以包容與平常之心對待過去。小不忍則亂大謀。在立法院選舉即將在年底展開之時,國民黨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在面對要求開除李登輝的呼聲時,此次“十六全”刻意保持低調,試圖在不必付出分裂代價的情況下結束過去。 然而,即便包容之心能夠暫時維持團結,但國民黨仍然有必要清除李登輝時代留下的沉疴,必須重拾曾被拋棄的靈魂。連戰領導下的國民黨,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必須走出一條真正有別于過去的道路。政策必須一貫,方向必須明確,形象必須清晰,行動必須雷厲風行。 在整體上,國民黨及其領導者還有必要以果決的形象來表明其政治意志,體現其政治決心。唯有擺脫瞻前顧后的心態,唯有在重大決策上當機立斷,唯有避免給人以優柔寡斷的印象,深處政經亂象中的公眾才有可能對國民黨寄予期望,恢復信心。 不論是對連戰,還是對整個國民黨,年底的立法院和市縣長選舉都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國民黨能否保住第一大在野黨的地位,不僅關系到國民黨本身以及在野聯盟的前途,而且還關系到整個臺灣社會的政治局勢。國民黨依然人才濟濟,而且有豐富的從政經驗,應該有能力和條件浴火重生。但是,國民黨如何邁出下一步,仍然是關鍵所在。 《聯合早報》2001年8月1日社論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圖片| | 中新財經|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華人世界| | 臺灣頻道|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