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首屆中日金融研討會上研討中國金融業 2001年4月9日 16:46 中新網北京4月9日消息:綜述:首屆中日金融研討會研討中國金融業 在日前召開的第一屆中日金融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閻海旺和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分別發表了對中國金融業的看法。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閻海旺指出,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下可兌換是一個中長期目標,必須采取慎重、務實的態度,循序漸進地推進。 他說,中國加入WTO后,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對外資項目的監管難度和監管成本將會增加。這都要求中國應盡早對人民幣資本項目下的可兌換進行研究。中國已就加入WTO后的匯率管理方式進行了研究,但仍未得出最后的定論。 閻海旺指出,在資本項目放開的同時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如果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倉促放開資本項目,就可能造成國際短期投機資本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沖擊,危及中國的經濟與金融安全,進而影響亞洲和其他國家。 談及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時,閻海旺說,近五年來,中國逐步放開外資銀行經營地域、業務范圍、客戶限制等,取得了顯著效果。截止去年底,有六十九家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設立了一百五十八家分支機構,并有在中國注冊的合資銀行七家、外國獨資銀行六家、外資財務公司七家。在華外資銀行的資產總額已達三百四十四億美元,約占中國金融業總資產的百分之二。去年在華外資銀行總體實現利潤七百萬美元。 他說,中國即將加入WTO,金融對外開放也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開放與貿易及經濟合作的發展水平相適應;互惠互利,平等競爭,既調動外資金融機構來華投資、設點的積極性,又要調動中國金融機構與外資金融機構合作的積極性;與監管水平相適應,嚴格市場準入條件,引進信用好、實力強、管理水平高的金融機構;在稅收、服務、監管等方面,逐步對外資金融機構實行國民待遇。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說,中國進行的西部大開發等雄心勃勃的建設計劃對財政的壓力并不可怕,令人擔心的是處置銀行不良資產和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對財政的要求。 樓繼偉談到,目前中國財政狀況相當好,近五年財政收入年均增長百分之十六點四,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財政經常帳戶盈余,去年盈余八百億元人民幣。財政赤字規模是安全的,去年財政赤字二千六百億元,只占GDP的百分之二點九,今年還將有所下降。財政債務余額為一萬三千億元,占GDP的百分之十五,也不是很高。此外,中國發行的國債全部是建設性國債而非赤字國債。 他說,中國目前大規模的建設國債實際上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為當前國民經濟宏觀平衡的需要,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每年需額外增加投資一千億元。而這只是臨時性的,不是長期的。另一部分是支持西部大開發,今后五年每年要安排五百億元國債用于西部大開發,這對于中國一萬五千億的財政規模來說也不是很大。因此,這兩部分對財政的壓力并不令人擔心。 樓繼偉指出,真正令人擔心的是處置銀行不良資產需要動用多少公共資源。目前,中國已將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一萬三千九百億元不良資產剝離給資產管理公司,正在處理。估計其中的一多半收不回來,最終的損失要由財政負擔。不過,中國確定用十年左右的時間來處理不良資產,所以從長期看這一數字也不是特別可怕。 他說,社會保障需要財政多大的幫助也是壓力之一。為化解這一壓力,中國首先確定不能實行過高水平的社會保障,目前暫不在農村推行,在城鎮也要增加約束。同時引入個人積累帳戶,財政只對不足部分進行幫助。除財政作出安排外,中國還將通過逐步減持國有資本等途徑籌集資金,用于社會保障。 樓繼偉強調,為防范今后可能出現的財政風險,中國正在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在財政風險可控制范圍內,中國將盡可能做好宏觀經濟穩定和實物資源分配這兩個重大的財政政策。(完)(記者陶光雄) |
|||
|
主編信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