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我的導師得了諾貝爾獎——記格林格德教授 2000年10月23日 09:53 10月10日早上,我在去辦公室的路上從汽車收音機里聽到,我的博士后導師、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神經生物學家保羅·格林格德教授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我馬上往他家打電話,卻發現電話錄音帶已經錄滿。再打電話到他辦公室,秘書說正有很多人來電祝賀。我只好發了一個電子郵件向他祝賀。 格林格德1925年生于紐約。他從事神經科學研究起步較晚。1953年他在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曾周游英倫6年。在倫敦、劍橋、英國國立醫學研究所等一流的生物化學實驗室做博士后研究。1959年回到美國,由當時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尤丹福朗德推薦,去蓋格藥廠主管生化研究。不久即發現工業界不是他的興趣所在,他便去了薩德藍德教授(環化腺苷酸的發現者,1971年諾貝爾獎得主)處作短暫進修,從70年代開始研究蛋白質磷酸化對腦功能的作用。他還先后任教于愛因斯坦醫學院、耶魯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 這次三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都是因為在慢速突觸傳遞及其信號轉道方面的先驅性貢獻而得獎的。什么是慢速突觸傳遞呢?神經細胞體之間的連接點,叫做“突觸”。神經細胞體之間的信息傳遞,就發生在突觸這個地方。神經細胞上有成千上萬個突觸,神經系統的所有功能都是通過突觸傳遞實現的。50年代末,科學家們就發現,突觸前神經細胞釋放神經遞質(例如:谷氨酸),突觸后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造成其離子通道打開,離子進出細胞,神經電信號就從突觸前傳到突觸后細胞了。這叫快速突觸傳遞。本次獲獎者之一、瑞典的卡爾松發現腦內另一類神經遞質(例如:多巴胺),它與受體結合后,不是造成其離子通道打開,而是促使細胞產生第二信使來傳遞信息。這種突觸傳遞效應較慢,但持續時間較長。慢速突觸傳遞對維持腦的基本功能(如:清醒狀態、情緒、意識等)都很重要。它還能調控快速突觸傳遞,從而使得運動、知覺和語言成為可能。 格林格德的最重要貢獻在于揭示了慢速突觸傳遞是通過蛋白質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實現的。蛋白激酶能給許多不同的靶蛋白加上磷酸基團,這個過程稱為磷酸化。它能使靶蛋白的結構和功能得到改變。有一類靶蛋白就是離子通道。磷酸化會調節離子通道開關的大小和快慢,以改變神經細胞的興奮性。另一類靶蛋白是神經遞質小泡上的調控蛋白,磷酸化能控制神經遞質釋放的快慢和多少。還有一類靶蛋白是細胞內的酶及其調控分子,磷酸化能改變它們的活性,從而影響細胞的各種功能。蛋白質磷酸化是腦內一種普遍的生化機制,而慢速突觸傳遞也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揭示慢速突觸傳遞的工作機制,不僅有深遠的理論意義,而且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目前市場上用以治療帕金森氏癥、憂郁癥和其他一些精神疾病的藥物,都是在研究慢速突觸傳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格林格德的另一個特點是科學大家的領袖風范和魅力。他對年輕人有一種特殊的感染力,使人感到與他共事很有奔頭。1989年底,他接受我去他那里做博士后。當時我還在猶豫是否去他的實驗室。他給我打來電話,說我是腦細胞培養的專家,這對他們正在從事的DARPP—32的磷酸化研究將很有幫助。所以不管我是否決定去他那兒,他都希望我能同意將我的名字作為專家顧問放在他申請NIH基金的報告上。他對我的信任和重視使我意識到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于是決定去他的實驗室。他非常支持年輕人對新課題、新問題、新技術的探索,有時甚至對一些與實驗室當時的主攻方向并沒有什么關系的問題,他也會支持。例如:當時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蒲慕明教授(現為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在突觸發育方面的研究舉世聞名。我提出與蒲教授合作,研究磷酸化蛋白synapsin對突觸發育的作用,格林格德大加贊賞。于是就有了我同時師從兩位大師3年的經歷,使我終生受益。每當我作出成績,他一定會加以表揚和鼓勵,使我受寵若驚,從而加倍地努力工作。 格林格德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對科學的敏銳洞察力。他對實驗現象的本質和研究方向的把握有一種很好的感覺,同樣的實驗結果,他就常常能悟出別人意識不到的奧妙。他還是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手。他的實驗室往往有五六十個研究人員,他同時還與世界上十幾個實驗室進行合作研究。他的這種并行思維的能力也是罕見的。(轉自《光明日報》) (注:作者魯白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神經發育和可塑性研究室主任,曾與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林格德教授共事多年。)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電訊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