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山向南眺望,紫禁城一片紅墻黃瓦,金壁輝煌。然而,就在這所宮殿的西南方,即西華門里,武英殿西,有一座別具風格的西洋樓——寶蘊樓。
寶蘊樓既非明代所建,亦非清朝所筑,而是民國時期修造的。
寶蘊樓的位置原是咸安宮地基。康熙次子允礽曾被囚禁于此。后又成為清代八旗大臣子弟學習的處所。只可惜清末的一場大火,將這座富麗堂皇,光彩奪目的咸安宮化為灰燼。
1913年初,北洋政府內務總長呈報總統袁世凱,決定將沈陽故宮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所藏文物運到北京。
一年之后,兩處的文物,共3150箱,約23萬余件運到北京,收藏何處?于是內務部與外交部協商決定,從庚子賠款中,撥出20萬元在此建樓。它是按照西洋建筑的式樣設計、建造的。因此,無論在造型,結構,用料等方面,都與宮中原有建筑不同。
此樓采用封閉的周邊式布局,圍繞咸安宮舊址的北、東西三面,各建一座磚木結構的樓房。下部有半截地下室。北樓為主,體積也大,外觀也別致;東、西兩樓對稱,處于從屬的位置。
三座樓均采用大塊的城磚砌筑墻身。外墻面抹飾水泥,并劃出規整的矩形格,再刷紅漿,似乎外墻是用堅固的石料砌成。墻上開了窄長的窗子,所有窗戶的線腳都飾白色,與紅色墻身恰成對照。樓房的屋頂是高聳的四波式,既沒有中國式大屋頂的曲線,也沒有深遠的出檐,更不鋪琉璃瓦,而是鋪著綠色灰色的片否。
由于此樓沒有深遠的出檐,故無處懸匾。于是便在大門的上方,建了一閣樓,閣樓山墻的最顯眼處,鑲嵌了一塊石質的匾額:“寶蘊樓”。在西洋樓上懸匾,也可說是“寶蘊樓”的一大特色。
從1914年6月2日破土動工,歷經一年,全部竣工,交付使用。由于樓內藏品都是歷代文物精華,舉凡金石書畫,陶瓷珠玉,無不至珍且奇,故定名為“寶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