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七月三日電 題:天水伏羲廟滄桑七千年
作者 趙志鋒 王偉
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仰韶文化時期,傳說中的伏羲時代,有原始先民在今天水卦臺山勞動生息。
公元六一0年,天水籍高僧伏生在今卦臺山涅磐,僧眾葬之山側。
一一九0年至一一九六年,金章宗明昌年間,在今卦臺山首創修伏羲廟。
一二八0年至一二九四年間,元世祖至元十六年至三十一年間,秦州民間集資新建卦臺山伏羲廟。
一二九五年,元成宗詔令全國對圣帝明王以時致祭。秦州立三皇廟,并于卦臺山先天殿兩側建黃帝、神農廟陪祀伏羲。
一三七一年,明太祖詔令嚴禁全國通祭三皇,僅保留陳州伏羲陵園祭祀。秦州三皇廟廢止,卦臺山伏羲廟只允許民間祭祀。
一四八三年,明憲宗成化十九年,秦州知州傅鼐在秦州西關外里創建太昊宮,秦州伏羲廟初具規模。
一五二四年,嘉靖十年正月至四月 ,秦州知州李楷主持擴建秦州伏羲廟,至此廟形成完整的建筑群落。
一六五四年,順治十一年六月,秦州大地震,城垣崩塌,寺廟、民房倒塌殆盡,壓死民眾一萬余人。
一七三九年,乾隆四年,有白鶴飛來秦州,棲息伏羲廟古柏。為此,時任知州建來鶴亭以資紀念。
一八0五年,嘉慶十年秋,王賜均為秦州伏羲廟題寫“文明肇啟”匾額,懸先天殿神龕上方。
一九四四年,蔣介石來天水并參謁天水伏羲廟。
一九六三年,天水伏羲廟列為甘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九六六年,天水伏羲廟建筑遭局部破壞,“與天地準”匾及“一劃開天”匾下落不明。
一九八一年三月,卦臺山附近村民自發恢復祭祀伏羲活動。
一九八八年六月,天水市政府舉辦規模盛大的伏羲祭典活動。
一九九0年二月,臺灣臺北市元昊宮朝圣團來天水參加伏羲祭典活動。
一九九二年八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視察天水,題詞“羲皇故里”。
一九九二年,日本國東京都易斷總本部三十四人專程來天水參謁伏羲廟。
一九九三年,臺灣伏羲廟主持薛清泉之子薛炎助參謁卦臺山,捐資五萬元余人民幣資助伏羲廟的重建。
二00一年六月,天水伏羲廟被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00五年七月,公祭伏羲大典升格為“省祭”。同年,被評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節慶之一”。
二00六年六月,太昊伏羲祭典榮列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