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丈夫博士畢業后在日本找到了工作,孩子也接到了日本,一家人生活穩定了。沈鍵又為孩子的學習而忙了起來,每天陪孩子學日語,送孩子進塾里補習文化課等,在孩子適應了日本生活和學習后,沈鍵這才感到松了一口氣。在家呆了一段時間,她想找個工作,這時一家公司在報紙上登招聘廣告要招聘中文教師,沈鍵想自己是中文專業出身,肯定沒問題,于是興沖沖地去應聘,沒想到對方聽了她的日語后,說她的日語不標準,沒有采用她,這對沈鍵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她想自己這些年已遠離了學習和知識,連日常使用的日語也沒學好,就開始用心地重新學起了語言。
今年沈鍵的兒子如愿進入了大學學習,沈鍵覺得自己可以少為兒子操心,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這時年輕時的夢想也再一次在她頭腦中活躍了起來。而她的日語這時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看了多部日本小說后,她想走進大學的課堂,了解更多的日本文學知識。當她把想法與丈夫說了后,丈夫也大力支持她的想法。丈夫說這些年她為家里付出了太多,現在到了自己圓夢的時候,因而鼓勵她去學習,并幫他找到了一位日本教授。在日本教授的幫助下,沈鍵終于以聽講生的身份進入了大學的課堂。
沈鍵表示,現在自己學習沒有考慮將來有沒有用,沒有職業需要,純粹是為了圓夢,為了自己的興趣。盡管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但她學得還是蠻起勁的,成績比一起學習的留學生還好呢,導師已鼓勵她報考大學院生了。但因大學院生需要花費的精力和學費都很多,沈鍵目前還沒決定是否報考。但在短短的半年的學習中,她已經感到了發自內心的充實和快樂。
三、完善人生讓生活豐富多彩
除了走進大學的課堂,華人主婦的學習方式也花樣多多。千葉縣船橋市某個團地,是華人居住相對集中的地方,這里的華人主婦們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生涯教育的話題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學習氛圍頗為濃厚。
據悉,在這里居住的華人家庭以丈夫在日就職,孩子在幼兒園或小、中學就讀為普遍,主婦們也大多沒有外出工作,在家相夫教子。但頗具中國特色的是這些主婦來日前在中國國內大多是白領女士,有著一段頗為自豪的工作經歷。來日后由于語言、孩子等諸多原因放棄了工作,但注意學習再進社會的意識比較強。
2002年,一位在中國做過導游的女士在學習了日本的旅游知識后參加了日本的導游資格考試,并取得了導游資格。這事被朋友們知道后,立即在團地的華人主婦間掀起了一股學習的高潮。根據自己以往的專業、興趣,大家開始導找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考取各種資格也成了一個大家閑談中的熱門話題,上放送大學、學習插花、茶道、書法、繪畫還有英語的人都有。
那位考取了導游資格的主婦表示,由于孩子小,自己目前沒有工作的打算,但孩子上中學后,還是想找一份工作的,自己學習旅游知識,考導游資格正是為了將來找工作作準備。一位學習英語的主婦表示,自己一家并沒有在日本定居的打算,正準備有了一定的積蓄后移民澳洲,因而自己現在在努力學習英文。還有的主婦表示,自己在學習插花,不為找工作,只是為了把生活過得更精彩更美麗。而幾位結伴上放送大學的主婦表示,上放送大學是她們在公民館學日語時得到的啟發。因為一位教她們日本語的日本主婦已經60多歲了,一天興奮地告訴她們她報名上了放送大學。這使這些華婦們了解到,在日本上放送大學門坎相當低,報名就可以上,而且費用低,學習時間自由,這幾位主婦表示這對她們來說非常合適,既不耽誤照顧孩子和丈夫,又可以充實自己,一圓留學夢。更主要的是費用低,不增加負擔,不影響日常生活。據悉像這樣的重視自我生涯教育的現象,在華人主婦間不斷得到共鳴,參加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一位對華人社群有著長期研究的日本學者表示,生涯教育在日本早已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同,不論公司職員、老板還是家庭主婦,接受二次教育,再次學習的現象都很普遍。隨著在日華人生活的穩定,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涯教育這一課題也就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其實很多中國人在工作后放棄工作來日留學,這本身就是生涯教育的典型。而現在在一些華人主婦間興起的生涯教育現象,可以理解為隨著在日華人生活的安定和經濟的改善,一些家庭主婦最先成了有時間和經濟條件進入生涯教育的人。還有一點就是這些華人主婦大多有過社會經驗因而對生涯教育有著實現的主觀愿望,因而她們成了華人社會最早觸電生涯教育的人群。
華人主婦的生涯教育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為以后重入社會作準備,主要是學習考取各種資格。這些人大多是在中國大專以上畢業,有過工作經歷,有強烈的工作愿望的年輕主婦。第二類是為興趣而學,這些人多是一些人過中年的華婦,為充實自己豐富人生而學,學習的項目和范圍也很廣,與日本社會沒有區別。另外,現在華人主婦們的生涯教育還只是現象,而沒有步入成熟發展期,因而很多人的學習生涯以雷聲大,雨點小,有開始無結束而收場,真正能完成二次學習再教育的并不是很多。
來源:日本《中文導報》;作者:李春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