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件事情讓不少人很是震驚:有人在網上征集簽名,要求中醫在5年內全部退出國家醫療體制。對此,盡管有關部門已經表態,絕不會取消中醫,但人們對中醫的是是非非還是十分關注。據10月30日《中國青年報》報道,一項針對14677人的調查顯示,87.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相信中醫”。同時,僅有27.7%的人聲稱,“如果生了病,愿意首先看中醫”,有61.3%的人認為“中醫在中國的發展越來越不樂觀”。
看來,在接受調查者中,多數人還是相信中醫、認可中醫,但同時,又為中醫未來的發展表示擔憂。依我的生活經驗,這一調查大體反映了公眾的心態。我看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六:
第一,中醫的宗旨是預防,講求的是養生與治療結合,在治療某些病癥上見效較西醫慢,與更講求時間效益的現代社會不太吻合;第二,西醫治療可以標準化,中醫卻沒有現代醫學科學那樣的通透性,加之講究秘方,沒秘方難傳下去,因此更多要靠師徒傳承、依賴個人經驗的積累,培養高素質中醫的周期因此比較漫長,也與現在西化的教育模式相悖,導致醫學傳承的中斷。隨著老中醫的一個個謝世,堪稱為“師”的中醫大家越來越少;第三,中醫很多時候給人以“包治百病”的印象,但在診斷方法的精密性、規范化和標準化上又明顯不夠,加之缺乏對疾病的預后判斷,使得一些庸醫乃至騙子借機鉆空子,混跡于市,招搖撞騙,敗壞了中醫的名聲;第四,不少人誤將中藥當中醫,不懂或者無視中醫講求針藥結合、藥居次要地位,結果中藥的某些毒副作用成為中醫是“偽科學”的“罪證”;第五,藥物就地取材、病情判斷借助表象以及癥狀分類模糊的醫學特質,決定了中醫大多只針對個人進行診療,難以開展大范圍的、系統性的衛生工作,這也限制了中醫作用的更好發揮;第六,一些并不懂行的外行“專家”,以其頭銜和影響力,不負責任地貶低中醫,誤導了公眾。
正如西醫并非萬能一樣,中醫也不可能包醫百病。中醫的不足,并不足以否定中醫的優點和應用價值。就在國內一些人激烈爭論是否應該拋棄中醫的時候,媒體卻告訴我們另一些事實:在國外,中醫成了不少外國人眼中的“救命稻草”,他們像發現新大陸似的投診中醫。我們的近鄰韓國,就打算把以中醫為主要內容的韓醫申報為世界遺產,韓國和日本目前把持了中藥國際貿易的90%,每年貿易額達數百億美元。在英國,3000多家中醫診所和中藥店遍布英倫三島各大小城鎮,僅倫敦地區就達400多家,唐人街的中醫診所和藥店成為排在餐館之后密度最大的店鋪。眼下,英國政府正尋求通過立法來為中醫正名———聞之,能不既感到安慰,又兀自感到痛心?
千百年來的實踐證明,中醫中藥是西醫之外可以倚重的另一種就醫方式。多數人相信和支持的中醫,在與時俱進不斷克服自身弊端之后,應該擁有一個更有生命力的未來。
稿件來源:工人日報,作者:李北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