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個大學基本上都推行研究生學位論文匿名評審制度。設置這個制度的初衷應該說很好,嚴格執行的話可以有效地保證研究生質量。可惜的是,由于種種中國特色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牽制,使得這個制度形同虛設。
由于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許多研究生導師差不多每年要參加二十多次甚至三十多次、四十多次碩士、博士生論文評審或答辯,每次拿到的論文很多屬于“匿名評審”。所謂“匿名評審”,即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上不能出現作者及其導師的名字。從理論上說,匿名評審由于隱去了學生和導師的名字,因此,評閱人可以秉持客觀公正的學術良心對研究生論文做出評價,不必擔心中國式的人情和關系,即使給出“不及格”也不會受到打擊報復。
但奇怪的是,據很多導師私下議論,這些所謂“匿名評審”的論文其實并不真正“匿名”。比如,“匿名評審”的論文按道理應該是雙向匿名,但實際上情況卻常常是:需要匿名評審的論文竟然是由研究生本人送到評審專家的手中,而且指導教師早在論文送出之前已經和評閱人打好招呼。再比如,有一些論文,雖然在封面上用涂改液抹去了導師和學生的名字,但是仔細一看卻可以很容易地辨認出被隱去的字跡。更有的論文雖然封面上很“干凈”,但“后記”中卻赫然寫著自己的名字。“后記”的內容千篇一律地表達著自己對某導師(都是寫的真實姓名)的感激涕零之情,詳細陳述導師如何不辭辛苦悉心指導自己的論文,否則的話這個論文是不可能寫出來的。云云。不知道這是否是在暗示:我的導師是某某某,你打分的時候要手下留情喔。
如上所述,推行匿名評審制度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杜絕私情,做到客觀公正。但中國人的應變能力實在是高超得出奇,既得到了匿名評審的美名,又保證了論文的順利通過。其實這里面的奧秘很簡單。首先,所謂參與“匿名評審”的專家名單在很多情況下是導師自己擬定的,所以導師對于愛徒的論文到哪個專家手中心知肚明,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導師才是真正的策劃人;其次,在一個保密制度極為不健全的國家,即使評審專家評審時的確不知道論文的作者和指導者,但是他仍然要擔心:自己如果秉持學術良心辦事,不給劣質論文通過,最后誰能夠保證消息不透露出去?
當然,筆者批評匿名評審制度走樣并不意味著主張徹底取消這個制度,畢竟如果沒有哪怕是走樣的匿名評審,劣質論文的產量可能更高。批評的目的當然是使匿名評審真正名副其實。做到這點實在很不容易。原因有:第一,各個高校的研究生導師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相互幫忙的利益共同體,大家何必傷了和氣呢?第二,與此相關,我之所以不敢槍斃你的學生論文,還因為我自己底氣不足,我自己的學生論文也不見得好到哪里去,下次到了你的手里怎么辦?第三,中國大學包括其他機構的保密制度很差。
這不由得使人感嘆:當一個人全身是毛病的時候,針對某個部位開出的藥方,即使是良藥,也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來源:北京晨報;作者:首都師范大學教授陶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