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農民工同是城市納稅人,他們中的大多數是中低收入者,也應享受城市福利政策,享受經濟適用房或廉租屋的優惠政策……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工人日報報道,今年7月,全國總工會啟動了“推動改善農民工生產生活條件、防暑平安度夏”活動。按照《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等相關標準,該活動的主旨是督促企業明確劃分生產作業區和生活區,合理設置宿舍、食堂、飲水、淋浴、衛生等基本生活設施,改善農民工的生活環境。然而日前,記者者在北京對部分農民工住宿現狀進行調查后發現,仍有一些農民工住宿條件不盡如人意。
“有塊地方擱下鋪蓋就沒人管了”
幾天前,記者在一棟尚未蓋好的公寓樓見到了黃繼。今年23歲的黃繼來自湖南岳陽,如今在北京某高校學生公寓樓工地做家裝工作。黃繼說:“我們根本沒有固定住處,干到哪兒就住到哪兒!彼20多位工友負責這棟樓的吊頂等裝修,因此也就分別住在了樓內三個房間里。床鋪是六人通鋪,由于還在施工,地上濕漉漉的,房間里非常潮。
黃繼說:“我們的住處沒人管。工頭告訴你住三層,你就自己到三層隨便找,有塊地方擱下鋪蓋就沒人管了。這棟樓從一層到三層都住著我們農民工,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了,特別臟,地上到處都是水!
建設部早在2005年就頒布實施了《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根據規定:施工現場的施工區域應辦公區、生活區劃分清晰,并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施工現場應設置辦公室、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開水房、文體活動室、密閉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設施等臨時設施;施工現場應設置水沖式或移動式廁所,廁所地面應硬化,門窗應齊全。蹲位之間宜設置隔板;高層建筑施工超過8層以后,每隔四層宜設置臨時廁所。廁所應設專人負責清掃、消毒,化糞池應及時清掏等。而記者見到的這處工地顯然多處不符合規定。
惡劣環境造成農民工身體傷害
一般來說,農民工大多都很年輕,這使他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都很自信,即使患病也不太在乎,但實際上惡劣的居住環境還是給他們造成了身體傷害。
2005年4月,黑龍江省武警醫院曾為農民工進行免費體檢。據該院泌尿科專家曾憲輝介紹,從對部分農民工的查體和咨詢來看,由于農民工居住條件差,陰冷潮濕,農民工容易患上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生殖器腫瘤等泌尿性疾病,而且患病農民工接受正規治療的寥寥無幾。
2005年底,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開展了一次為農民工免費體檢的愛心活動,結果發現40%左右的農民工帶病上崗。其中住得差、吃得臟、干得累是病源。
住宿條件差屢見報端仍無改善
近年來,有關進城農民工住宿條件差的報道并不鮮見。
新華社5月28日報道,在?谑宣}灶街一間樓上樓下僅80多平方米的民房內,竟然租住著5戶農民工家庭,大小17口人,房間內走路需要側行。
在海口市近郊坡博村一間民房,每月租金150元,約12平方米的房間,放著兩張床,中間用一塊布簾隔著,23歲的儋州市姑娘阿潤和一個打工姐妹睡一張床,而另一張床上睡著一個姐妹和她的男友。
據《蘭州日報》報道,蘭州市建管委在對蘭州市市區建筑工地農民工的作業、生活環境抽查過程中,查出11項工程項目存在管理混亂,生活設施未按要求設置。具體包括施工現場的施工區與生活區未分設或未采取隔離措施,有些工地農民工宿舍設置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或者用彩條布搭設成簡易宿舍,個別工地的農民工宿舍設置在未竣工建筑物內;農民工宿舍內凈高度未達到2.4米,且未設置窗戶,室內活動空間狹;未使用標準床架,而是用空心磚和木板、膠板搭起大通鋪;宿舍內亂拉電線現象普遍等。
尷尬的“中國第三種人口形態”
據統計,中國外出農民工數量為1.2億人左右,其中僅建筑業農民工隊伍就達3200萬左右,占進城務工人員總數的三分之一,占從事建筑施工人員總數的90%以上。農民工作為城市建設的主要勞動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墒请S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走入城市,他們在城市中的住宿也成了一個大問題。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提出,農民工“既非市民又不務農,已經形成了中國第三種人口形態。他認為,農民工的這種尷尬的處境和較低的收入水平,使得他們在城市里的住房問題不可能靠自己解決。為此,紀寶成建議政府,要研究適合農民工特點的廉租房制度,改革廉租房政策,同時利用市場力量,切實解決農民工的住房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經濟學院教授郭松海認為,大量外來農民工同時是城里納稅人,他們大多數是中低收入者,也應享受城市福利政策,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經濟適用房或廉租屋的優惠政策。應鼓勵開發商建造民工住宅、民工公寓,或對危舊房進行改造和維修,為農民工提供較低價格或房租的住房。
解決農民工住宿可供借鑒成功經驗
事實上,解決農民工住宿問題,已經有一些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鑒。今年6月,重慶南岸區以建設陽光公寓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為突破口,建造每晚收費一元的“陽光公寓”,受到進城農民工的歡迎。農民工對每晚一元的低廉租房很滿意。而且,社區居委會收取的住宿費,除去管理人員工資和管理維護費用,還略有結余,低廉的“陽光公寓”獲得了健康持續發展。
近日,天津市河西區友誼路街一座近千平方米的社區保潔員集體公寓正式落成,來自山東、河北、安徽等地的50名農民工保潔員搬進新居,他們將免費居住在這里。過去,這些來自異鄉的保潔員只能居住在臨時建筑工棚中,十幾個人擠在一間小屋里,雨天院內到處積水,冬天屋里八面透風。而新建成的宿舍廚房、洗漱間、淋浴間等一應俱全,還購置了電視、VCD、音響、家具和太陽能熱水器。另外專門設置了“探親房”,提供給探親的家屬居住,這些保潔員居住的所有費用都是由街道出。
在解決農民工住房的具體操作中,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是,要充分考慮農民工的作息時間、地域分布特點以及經濟承受能力。政府職能部門在操作之前,應該做好調研和市場分析;在操作的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招租政策,避免造成房屋閑置帶來的損失,更要避免政府形象的“隱性損失”。 (霍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