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0日電 信息時報報道,廣東東莞市橫瀝鎮政府日前出臺“獎教獎學”方案,對在高考、中考及小學畢業會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進行重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橫瀝中學就讀并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將獲得50萬元重獎,這個“重獎”一出就引起了各方不同言論。
鎮政府初衷 為營造“尊師重教”風氣
根據該鎮的“獎教獎學”方案,將對該鎮戶籍并在當地中學就讀參加高考的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的獎50萬;被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等錄取的每人獎5萬;獲東莞市單科狀元每人獎3萬;獲市總分狀元每人獎10萬;被其它重點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錄取的學生分別獎1萬元和3000元。
據該鎮鎮政府副書記陳細鈿介紹,這個獎勵措施是今年才開始實施的,在2003年曾有該鎮考生考上北大,只是那時是在東莞某中學參加高考考取的。今年設置的這個獎勵,是針對該鎮戶籍且在當地中學的考生而設的,今年該鎮戶籍并在當地中學就讀的高三考生有85名。
對于網友對獎勵費用提出的疑問,橫瀝鎮政府分管教育的何善通說,獎勵的費用是由政府和鎮屬企業共同承擔,其中企業負責大部分,這個獎勵政策是經過鎮人大討論批準通過的,目的是為了在該鎮營造一個“尊師重教、崇尚文明”的風氣。
觀點交鋒
贊成
對學生有一定激勵作用
東莞市理工學院宣傳部副部長肖錦全認為:這對促進當地學生更努力學習有一定“誘惑力”,但不會影響學生填報志愿,因為考生填報高考志愿都是根據自己實力,理性對待,因此也就不存在“誤導”一說。他同時指出,這個“誘惑”的范圍是有限的,實際上僅對平時成績優秀的考生而言。
對于一些網友提到的“用50萬的錢砸在考取清華、北大的學生身上不值得”,質疑“受重獎大學生就一定能順利畢業?畢業后不回家鄉或者出國了呢?”他認為那是另外的問題了,不能放在一起討論,獎勵是對好成績的肯定、獎賞,而能否順利畢業或學成不回家鄉那則是培育后的事情了。
可以留住優質生源
東莞市東方明珠學校校長俞宗友認為,該獎勵政策的出臺估計能為當地留住更多優質的本地生源,因為各鎮區成績較好的學生一般都會為更好的環境而轉學到城區的中學讀書。另外,在獎勵措施中,還有“橫瀝戶籍并在小學畢業會考中總分在280分以上、愿意入讀橫瀝中學的學生獎勵2000元,總分在270分~280分之間入讀橫瀝中學的學生獎勵1000元”這些說明該鎮的獎勵政策也有從留住優質生源方面考慮。
能引起人們對教育的重視
東莞市育華職業培訓學校副校長曹瑞華認為,這個獎勵可以鼓勵學生更努力地讀書,并也能促進教育的發展,社會對教育的重視。
俞宗友也指出,珠三角經濟發達,市場經濟導致人們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更為重視經商,因此也更注重短期、實用的東西,因而忽略了教育,而此次的重金獎勵,至少能引起當地人們對教育的重視。
反對
對素質教育培養沒好處
對于50萬元的重獎,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博士劉善仕教授認為,這只是地方政府行為,只是個別現象,沒有代表性,而且是不明智的做法。
他指出,學生選擇學校,應該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選擇專業,再根據所選擇的專業來選擇學校,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政府重獎考生,考取某某重點大學獎勵多少萬元等,也會對學生有一個誤導作用,況且并不是每個專業都是清華、北大的最好,也并不是每一個考生都適合讀清華、北大。
另外,“惟分數論、惟名校論”對學生素質教育沒有好處。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趨勢:只看到分數,只認名校。如華南理工大學錄取境外學生時,分數就不是唯一錄取標準,還有如世界著名大學哈佛大學也曾拒絕過考滿分的學生,因為那個學生除分數之外拿不出自己其他方面也同樣優秀的任何證明。
劉善仕認為,社會更需要有用的人才,而高分名校論這個社會指揮棒的單一也是與社會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的。但他相信這種現象不會蔓延,因為現在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對價值的取舍都越來越全面、科學,目光也更為長遠,在教育的發展路子上,他相信人們會更重視全面的素質,而非簡單的阿拉伯數字所代表的東西。
另外他又認為政府要是把獎勵的資金用于資助貧困教育,會更有意義,如扶持中專、職業教育等,這才是對教育長期性地投資,而不只是短期的政績。
會產生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平衡
東莞市理工學院宣傳部副部長肖錦全認為,這會產生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因為重獎只是集中在少數的優秀學生身上。不過辨證的觀點也告訴我們,要完全公平地分配教育資源也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地域之間的經濟差異必然會影響對教育投入的分配,經濟發達一點的地區,加大對高考成績優秀考生的獎勵是無可厚非的。
業界建議
重獎學生不如重獎老師
東莞市東方明珠學校校長俞宗友對記者說:“很遺憾我只看到政策對學生的獎勵,而卻沒有提及對老師的獎勵。”
擁有多年教育經驗的他認為,教育質量要上去,靠一兩個尖子生是遠遠不夠的,而必須提高整體的教育水平,關注更多的學生群體,這就要調動老師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的清華、北大生。沒有教師隊伍這個強大后盾,是很難達成目標的。當前的教育應著眼于培養大批能發展當地經濟的人才,而非只是一兩個高才生。如果讓他這個民辦校長來做決策,他認為只獎給考取重點大學的學生4年的教育費用也就足夠了,但他卻會重獎教育團隊、獎勵學校。如東方明珠學校在2003年給考取北大的學生只獎勵了3萬元,而同樣也會獎勵高三畢業班的老師,如今年就撥出10萬獎勵給畢業班老師,這都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考取更多更好的大學。
網友酷評
正方
ylg111:我絕對支持該鎮的做法!!有人認為這做法是把教育商業化,還反駁該鎮“你把教育當成什么了……是一種愚蠢的做法”等等。其實,這些人應該轉變轉變觀念,要知道,古往今來,只要競爭才有發展,只有鼓勵才有進步,是一個很簡單道理。當今世界哪個領域沒有“重獎能人”?獲得國家科技獎,國家不也是重獎嗎?
該鎮的做法并沒有因為“重獎”而忽略了“提高師資素質,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辦學水平”,而只是把“重獎”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而已。為何不行?
從實際出發,重獎必出成效!!!
熊貓貝貝:重視教育和人才,沒有什么不對的。
人民網觀點頻道網友徐林林:平心而論,考上北大清華也好,其他高等院校也罷,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畢竟能夠接受系統的高等教育,于國于民于己都大有好處。因此,地方政府對高考中的勝出者給予適當的鼓勵是完全應該的。
遠洋:這實際上就是搞政績工程。但如果這樣的政績工程切切實實落到實處,也無可厚非!試想,鎮財政的錢獎勵到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是某種形式的還利于民,總比揮霍在其它地方好吧!
反方
221.203.152.:教育的恥辱!現在我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清風:教育的功利性越來越強,人們越來越少關心教育對一個學生應有的全面素質的培養,一味只看重升學率,最終肯定會加劇了教育的功利主義色彩。
狐思難想:典型的爆發戶形象,錢沒地方去了,就不能用其它方式來獎勵嗎?
無名:考取清華北大就一定能順利畢業了?清華北大畢業后就一定是有用人才了?學成后要是出國或根本就不回家鄉為家鄉經濟做貢獻了呢?
linw:不如將這些錢資助鎮里貧困的學生,或者成立鎮助學基金會。基層的經濟發展依靠的是基礎教育的普及而非幾個尖子生。
友xin:按理,動用這么大一筆公共資金,事先應該編制財政預算交當地人大審議通過,否則,鎮政府就有違規行政之嫌。就算在資金使用程序上不存在問題,如此“重獎”在公平性上也令人生疑。眾所周知,政府錢袋里的每一個子兒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
憑什么沒考上大學的納稅人的子女就得不到政府的所謂獎勵?這不僅違反了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必須恪守的平等、公正原則,同時也是對高考落榜生的一種公開的歧視。
實心水蘿卜:俺是這么看的,他們鎮里沒有貧困學生了嗎?沒有更需要這筆錢的人了嗎?鎮政府對所有的弱勢群體都這么熱心關注嗎?有這筆錢做動力就真能多出幾個名牌大學生嗎?如果以上問題都是否定的,那俺很難將鎮政府的這種做法和做秀、出風頭撈政績分開來。
(注:網友評論不代表該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