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華翔集團挺進整車制造業已經整整3年,種種跡象表明,整車業務已經成為這家靠主營汽車零部件起家的企業雞肋。
江西富奇是目前華翔集團旗下唯一的整車生產企業。來自全國乘用車聯席會(下稱“乘聯會”)的報表顯示,今年1~4月,華翔富奇總共生產汽車218輛,銷售244輛。這一數字對于華翔集團造車的“野心“絕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2003年華翔集團收購江西富奇時曾經表示,2006年將實現年產10萬輛生產目標。
乘聯會的數據還顯示4月份,江西富奇的銷售量為61輛,而產量居然為零。這意味著華翔富奇實際上已經陷入停產、銷售庫存的境地。
“華翔集團的汽車產業目前處在兩難困境,繼續投入,有心無力;脫手轉讓,卻找不到愿意接盤的人。”一位接近華翔集團的人士表示。
富奇半停產
江西華翔富奇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和撫州富奇汽車工業園區是華翔集團在江西撫州兩大汽車項目,也構成了華翔集團的汽車產業的基本框架。目前這兩個項目形勢均不妙。
“生產已經很長時間不正常了,每次生產幾十輛,然后停產一兩個月。”江西富奇汽車內部人士稱。
因為生產的停滯,同樣寄托著華翔期望的撫州富奇汽車工業園未能順利投產。該項目目前已完成焊裝、涂裝、總裝及配套公用動力設施等廠房建設,涂裝、總裝設備正在安裝調試中,企業已投放資金2億多元。
知情人士稱,目前富奇汽車已經陷入惡性循環狀態:生產停滯,導致企業缺乏資金進行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而新產品投入不利和市場推廣的萎縮,又進一步導致企業產品的滯銷。而這一切都是華翔集團當初入主富奇汽車時始料未及的。
“對困難估計不足,過于樂觀是富奇汽車走到今天這一步的重要原因。”一位參與華翔汽車事業的高管說。
2003~2004年間,華翔集團通過一系列的收購、增資和股權置換全資擁有富奇汽車。富奇作為一家老牌的汽車企業,雖然近年來因為種種原因日漸衰敗,但它始終擁有生產整車的所有軟硬件。華翔集團只用了不到1億元就獲得了一家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工藝齊備的汽車制造廠,同時還擁有了工廠土地的產權和一個成型的產品——富奇6500及其“準生證”。
富奇6500被華翔寄予厚望。富奇6500是豐田4500原版模具在國內生產的大型SUV,同類產品在當時國內是一個空缺,其技術含量遠遠高于當時國內同類產品。
然而在華翔入主富奇不久,隨著油價的節節攀高,以及國家政策的調整,導致整個SUV行業出現劇烈滑坡。SUV不僅沒能成為華翔突破汽車市場的利器,反而越來越成為華翔造車的一大累贅。
兩組可以對比的數字可以說明,這兩年來華翔的整車生產基本停滯不前:2005年1~4月,華翔富奇總共生產汽車181輛,銷售111輛,今年同期的數字分別是218輛產量和244輛銷量。
華翔造車心路
2003年5月,因為傳奇人物仰融的倒臺,原想成為第二個金杯的河北中興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汽車”)易主,總部位于浙江象山的華翔集團受讓華晨名下60%股份入主中興汽車,并通過中興汽車同時控制了江西富奇50%的股份。
華翔集團是一家擁有20多億資產的大型企業,生產的桃木內飾、儀表臺總成在汽車零部件行業小有名氣,產品已經與一汽、上汽、德國大眾、美國通用等國內外主流整車廠配套。
“華翔當初介入汽車行業主要考慮兩點:一是看好汽車行業的前景,二是對自身優勢的信心。”一位接近華翔集團的人士說。“華翔認為以自己十多年的汽車配件生產的經驗,完全有能力把整車做好。
不過汽車零部件制造的經驗并沒能讓華翔順利的掌控中興汽車。參與其中的人士稱,在華翔入主后不久,即傳出投資方和管理層不和的消息。“中興的管理層對華翔集團強烈的抵制和排擠,盡管華翔集團持有企業60%的股份,但一直沒有辦法控制中興。”
2004年7月,華翔集團董事會作出決定,退出對原來中興持有的30%股份,同時對江西富奇的持股從50%增加到80%。此后不久,華翔又通過股權置換徹底與中興分手,而全資控股富奇。
知情人士稱,這完全是中興管理層“逼宮”所致。“中興汽車無論是從規模、效益還是研發能力來說,都要遠遠強于江西富奇,對于想要造車的華翔集團來說,退出中興接管富奇實在是迫不得已。”華翔集團所釋放出的中興股份最后由中興職工持股會接手。
2003年10月,華翔集團和撫州市政府簽署協議,由華翔集團通過當時其控股的中興汽車轉投資15億元,在撫州鐘嶺工業園區新建年產10萬輛整車的富奇汽車工業園。同時還將不斷注入資金,補齊設備,對現有的富奇汽車生產流水線進行技術改造,確保實現2004年年產1萬輛,2005年年產3萬輛,2006年年產10萬輛整車的目標。一期工程已經于2003年全面動工。
一位接近富奇汽車人士介紹,從進入汽車行業開始,華翔集團已經陸續投資了2億~3億元,而產出,除了一個目前除在半停工狀態的制造廠和尚未完工的汽車工業園外,基本上可以說一無所獲,并且還在不斷失血中。
脫手未能成雞肋
由于富奇車的滯銷,華翔集團的造車熱情已經大不如從前,從去年開始,華翔集團就嘗試過包括引進合資、聯營的多種方式脫手,但是這些嘗試均未能成功。
“我們曾經想引進國外的二、三線品牌。”一位接近華翔的人士稱,為此,華翔富奇的高管甚至奔赴印度和當地的汽車企業進行接觸。不過,這一努力因為國家汽車產業政策的調整而被堵死。“我們被明確告知,國家不再輕易審批新的汽車合資企業。”
華翔集團同時又與國內的多家主流企業進行接觸,希望通過聯營或者收購的方式轉讓在富奇的股份,逐漸淡出整車制造。知情人士介紹,“但是人家對于我們的企業并不感興趣。”
在種種嘗試均無結果之后,企業自救成了一條比較可行的道路。2005年8月份,華翔集團管理層進行改組,華翔集團董事長周辭美的小兒子、華翔集團副總裁周曉峰出任富奇汽車董事長,并且在今年年初前任銷售老總張才林離任后主要擔負起銷售工作。(胡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