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8日電 據新聞晚報報道,“爸爸,感謝您這么多年來含辛如(茹)苦地把我扶(撫)養長大,在父親節即將到來之即(際),我只想深深地向您鞠躬。”父親節前夕,朱先生收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女兒寄來的禮物,同時還有一封手寫的家書。感動之余,朱先生發現,在這封不足千字的家書上,竟有幾十個錯別字。17日晚上,當朱先生將這封飽含深情又錯字連篇的家書展示給晚報記者看時,顯得遺憾又無奈。
書法好手水平大減
朱先生是一位中學的語文老師,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女兒的中文教育。很小的時候就把女兒送去少年宮練習書法,女兒也不負父望,多次在學校、區市的書法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女兒高中的時候,朱先生為她配置了一臺電腦,然而電腦真正開始發揮作用還始于女兒考上北京的大學之后。由于父女倆平時都比較忙,多數交流都通過網絡,兩人曾經約好,每個星期都要通一次E-mail,為此,朱先生專門學習了五筆輸入法。
女兒讀大三的時候,朱先生單位組織了一次活動,要求所有職工的孩子都展示一項才藝,朱先生想到女兒小時候曾多次獲得書法比賽的名次,便發動女兒寫一幅字。然而,當他收到女兒從北京寄回來的參賽作品時,朱先生大吃一驚,簡直像出自另一個人之手。由于長期不用筆寫字,女兒的書法水平已經退步得非常厲害了。
對錯字連篇不以為然
大學畢業后,女兒考取美國的一所學校繼續深造,父女倆的交流更是以電腦為主。眼看這個周日就是父親節,17日下午,朱先生從郵局取回了女兒寄給他的節日禮物。除一臺袖珍的攝像機外,還有一封手寫的家書。
算一算,已經六年多沒有和女兒有真正的書信交流了,收到這封家書,朱先生激動萬分,但讓他驚訝的是,即將碩士畢業的女兒在這封不足千字的家書中,竟然出現了幾十個錯別字。在隨后的電話里,女兒不以為然地告訴他,這種情況在她的同學中非常多見:“平時幾乎不動筆了,這次寫信的筆都是臨時買的,很多字已經忘記了。”
白領“失寫”亦普遍
17日晚,記者在BBS上看到這樣一則帖子,一名叫小靜的網友說:“平時都是用電腦寫字,有一次考試,竟然感到用手寫非常不習慣,遇到不會寫的字時,只有用手機拼寫短信的方式來造字,然后照著寫。”小靜的帖子引來眾多網友的回應,大家紛紛感慨離開電腦已經不會寫字了。
在一家證券公司工作的小李表示,隨著電腦輸入法功能的日益強大,很多復雜的成語,比如“罄竹難書”、“鰥寡孤獨”等等,通過智能ABC,只需敲擊4個字母,不用一秒鐘即可顯示,甚至連前后鼻音、是否卷舌都不必考慮。但真要在紙上寫,恐怕就有不少人無從落筆了。會打字但不會寫字,或者是“提筆忘字”,這成了當今年輕電腦一族的“通病”。
“電腦失寫癥”
“電腦失寫癥”為暫時性障礙,是由于過多在電腦上打字而缺少筆跡書寫感和印痕感,對大腦的語言中樞難以產生刺激作用,從而造成“失寫”的現象。文字是人們從小學習的,屬于遠期記憶。但長時間使用電腦,并不會造成腦神經的器質性病變,因此這種“失寫癥”是暫時性的障礙。(周柏伊、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