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隊檔案:海軍南沙東門礁守備連,駐守在遠離祖國大陸1400多公里的滄海孤礁。連隊先后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2次,被海軍黨委授予“南沙守礁模范連”榮譽稱號。
大型補給艦穿越南中國海的萬頃波濤,來到祖國最南端的南沙群島,我們登上了汪洋中的一塊“人造陸地”。輕輕撫摸黑色大理石主權碑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沙群島東門礁”幾個鮮紅大字,靜靜聆聽東門礁官兵建礁、守礁的快樂與艱辛,我們的思緒猶如波峰浪尖上的海燕,飛舞在遼闊的南中國�!�
戰士守衛的每一個礁盤都與祖國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息息相關。守住礁盤不僅是在捍衛國家的海洋主權和尊嚴,更是在堅守中華民族的千秋基業和發展空間
東門礁地處南沙群島九章群礁東北部。站在礁堡上,不管立足何處,浪花都在腳下拍打;無論面向何方,所見都是一片湛藍。守礁官兵說,這里才是“與世隔絕”的地方。
長期堅守在偏僻封閉的礁堡上,與孤獨、寂寞為伴,官兵們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情感屏蔽現象”,表現為沉默寡言。然而,說起日夜守衛的這片藍色國土,他們一下子變得滔滔不絕起來:
“南沙群島由200多個島礁、沙洲和暗沙組成,海區面積達82萬平方公里,自古就是中國領土�!�
“南沙海域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海洋生物資源,據專家估算,南沙石油儲量達100多億噸,被稱作是‘第二個波斯灣’�!�
“南沙是世界海上航運的咽喉地帶,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我國通往世界的40多條海上航線,有30多條要經過這里……”
這些在外人看來抽象、枯燥的數字,官兵們卻是如數家珍。
“南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大遺產,是為我們預留的由陸地向海洋、由淺藍向深藍進行戰略發展的一個大空間�!薄拔覀兪匦l的每一個礁盤都與祖國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息息相關。守住礁盤,不僅是在捍衛國家的主權和尊嚴,更是在堅守中華民族的千秋基業和發展空間。今朝立業南沙,千秋有功國家!”在南沙,海洋意識、海權意識、海軍意識深入人心,官兵們提起國家主權、國家利益,顯得那樣的具體而清晰。
守礁無小事,礁盤連大局。守礁官兵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家軍事、外交的“神經”。在這里,即便是一個普通的士兵,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名“外交官”。東門礁守備連指導員繆照明說,連隊結合南沙守礁的特殊環境和光榮使命,在教育官兵樹牢“愛礁就是愛國、守礁就是衛國”觀念的同時,努力提高處理涉外問題和復雜情況的能力,官兵人手一冊《�?涨闆r處理手冊》,連隊編寫的《南沙守礁100問》已被所在部隊推廣使用。
東門礁地處險要,經常有不明國籍的飛機艦船進行情報偵察,官兵們進行了有理、有節的斗爭。去年5月的一天,正在值班的槍炮兵李康堅突然發現一架不明國籍的小型飛機向礁盤飛來,立即發出戰斗警報。礁長周籌全率官兵迅速進入戰位,迫使外機一個急轉彎飛離東門礁上空。
“上礁就是上前線、守礁就是守陣地�!睎|門礁官兵常年處于戰備狀態,先后發現和處置海情500多艘次、空情110多架次,從未出現錯、漏、壓情,處置各種突發事件30多次,都做到及時無誤,多次受到上級通報表揚。小小的礁堡就像鋼釘一樣,牢牢釘在祖國的天涯前哨。
高溫、高濕、高鹽;颶風、烈日、狂濤……在南沙礁盤,哨樓上一寸多厚的鋼板護欄不到一年就銹穿了,3個月前才帶上礁的粗鐵絲已軟如繩索。然而,永遠不會銹蝕的,是守礁官兵精忠報國的心
在官兵們自己辦的《南沙衛士報》上有這樣一首詩:你愛祖國勝于愛自己所以你深沉/你愛南沙甚于愛戀人所以你孤獨/你恨領土不能完整所以你憤怒/是的/你曾經說過/假如有一天/為保衛南沙/你犧牲了/躺在南沙的懷抱/你會幸福得不發言。
當我們在抄錄這首詩的時候,仿佛看到了一顆顆忠誠的心在跳動。
東門礁副礁長陳如意,在上礁前夕,曾經是女友的那個姑娘成了別人的新娘。這次在礁上,我們無意中了解到這個情況,忙問他“為什么?”陳如意“嗨”的一聲,淡淡地說:“她已等我4年了,等不下去了。她讓我轉業,我不干。她說我的事業在南沙,如果和我結婚,1年要守11個月的空房,并且不知哪年是個頭,長此下去,她說她不敢想像生活會是什么樣……”
沉默了一會兒,陳如意又說:“一開始,我還不理解,后來想通了,就理解她了。是的,做一名軍人的女友確實難,而做一名南沙衛士的妻子更是難上加難。”聽著陳如意的這番話,我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但南沙官兵似乎想得很開:“我們需要愛情,但我們不能放棄軍人的使命,假如非要我們離開南沙才能得到愛情,那么,我們寧愿打一輩子光棍�!�
副連長黃鐵強62歲的老母久病不起,他帶著對母親的萬般牽掛遠赴南沙守礁。上礁后黃鐵強給母親寫了一封長信,可沒等把信捎回大陸,母親就撒手人寰了。兩個月后,噩耗傳到礁上,黃鐵強淚流滿面,他面向北方,雙膝跪地磕了62個響頭,并點燃了那封長信,讓縷縷青煙寄托對母親的哀思。
一腔熱血化忠誠,那是多么博大的愛!
南沙是一片“海上戈壁灘”。高溫、高濕、高鹽,颶風、烈日、狂濤,時刻考驗著官兵的意志。在東門礁,哨樓上一寸多厚的鋼板護欄不到一年就銹穿了,3個月前才帶上礁的粗鐵絲已軟如繩索……然而,在鋼鐵都要銹蝕的礁堡上,永遠不會銹蝕的,是守礁官兵精忠報國的心。
東門礁第3任礁長蔣忠泉,參加過邊境自衛作戰,立過二等戰功。到守礁部隊后,他先后13次上礁擔任東門礁礁長,期間患上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病,膝關節嚴重變形,經常疼痛難忍,連走路都困難。
2001年底,蔣忠泉自覺身體狀況已無法履行守礁任務,便主動提出轉業。部隊不忍心讓他帶著一身傷病離開,想挽留他,但蔣忠泉動情地說:“我守礁13年,沒有辜負組織的信任,感覺很欣慰。就算下半輩子坐輪椅,也絕不后悔!”部隊批準蔣忠泉轉業后,他沒有回家聯系工作,而是找到部隊長龔允沖:“我沒有任何要求,就是請求讓我在脫軍裝之前,再去守一次東門礁!”面對一名老兵的請求,龔允沖含淚同意了。
蔣忠泉是揣著轉業批準書,再次踏上東門礁的,他把自己的守礁經驗傳授給接替他的官兵,用自己的守礁經歷勉勵大家愛國愛礁。3個月后,蔣忠泉完成最后一次守礁任務。返回時,他是被戰友們抬著下礁的!
送別老礁長時,繼續在礁上留守的戰友一齊唱起了悲壯的《南沙送戰友》歌:“戰友戰友,你放心地走,深深的叮囑牢記在我心頭。南沙的日日夜夜,生命的冬夏春秋,汗水一起淌,熱血一起流。民族的重任我來擔,藍色的國門我來守。只要有我在,一寸國土不會丟”。
肩負起捍衛國家主權的神圣使命,東門礁官兵枕戈待旦,常備不懈。在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面前,官兵叫響了內心的宣言:人在礁在國旗在,誓與礁堡共存亡
使命重于生命!官兵們說,只有把自己的奮斗融入到履行使命的過程,才能書寫一段值得自豪和難忘的精彩人生。
“鐵骨捍衛南沙,豪情正是吾輩;熱血甘灑東門,風流還看今朝�!睔鈩莅蹴绲慕嘎撜宫F著官兵的內心世界。在東門礁官兵的心中,沒有什么比守礁更神圣。他們說:“如果為了別的什么,讓我去南沙守一天也不干;可為了捍衛主權,哪怕讓我在南沙呆一輩子也心甘情愿。”然而,官兵們也深知,光有一腔報國熱血遠遠不夠,必須練就保衛祖國的過硬本領,才能不辱使命。
姚雪華,東門礁守備連第4任連長,現任守備部隊副部隊長。當連長時,他在一次車禍中身受重傷。痊愈后剛出院,就組織連隊進行武裝泅渡訓練。但由于重傷初愈,體力不支,個人成績一度落后。姚雪華一邊自責,一邊拖著虛弱的身體加大訓練強度。終于,在所在部隊組織的武裝泅渡考核中,他和官兵一口氣游完1000米,帶領連隊再次奪冠。
現在,東門礁守備連的干部個個是“南沙通”、“戰術通”,全連官兵每人都能使用5種以上武器,個個都熟悉水陸作戰。他們奪得部隊軍事大比武“五連冠”,連續8年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連”。
肩負捍衛國家主權的神圣使命,東門礁官兵枕戈待旦,常備不懈,經常面臨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霸谀仙呈亟福P鍵時刻如果沒有一種大義凜然的氣魄是完不成任務的!”原東門礁礁長、現任南沙守備部隊副參謀長肖擁軍如是說。
每逢有任務,東門礁官兵總是義憤填膺,踴躍報名。一封封決心書、請戰書,甚至咬破手指用鮮血寫成的血書,紛紛交給礁上臨時黨支部。官兵們非常清楚,執行保衛礁盤任務,意味著隨時可能犧牲。但東門礁官兵沒有一個退縮,在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人在礁在國旗在,誓與礁堡共存亡!
我們問肖擁軍,南沙前線充滿危險,如果有選擇,選不選南沙?他的回答斬釘截鐵:“選!”他說:“要說人不怕死那是假的,但作為守礁軍人,我們決不允許一寸領土從自己手上丟失!”
返航途中,南中國海的夜空繁星滿天。記者突然想起南沙守礁官兵的一個新發現,他們說,從美麗的南沙群島仰望祖國的版圖,像一支燃燒的火炬。
是啊,這是一支壯美的火炬!大陸,是熊熊的火焰;南沙,是長長的炬柄;而駐守在滄海孤礁上的南沙官兵,就是高擎共和國火炬的忠誠衛士!正是他們,用戰士的忠誠,捍衛著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用默默的堅守,踐行著當代軍人的神圣使命;用無悔的青春,兌現著“人在礁在國旗在”的豪邁誓言!
短評:
使命至上
南沙,一片遼遠的國土;礁堡,一方小小的世界。站在立錐之地,守衛遼闊海疆;今朝立業南沙,千秋有功國家。這,就是南沙守備部隊東門礁守備連對祖國的奉獻。
東門礁守備連的英雄事跡,向我們詮釋了一個重要的價值判斷:無論何時何地,軍人,就意味著奉獻,就意味著犧牲!軍人的價值只能在履行軍人的使命中實現。
使命,是一個神圣的字眼。南沙自古就是中國領土,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永遠是我們的神圣使命。平時,我們說到國家主權總是很抽象、很模糊,然而在南沙,主權、領土、國家利益這些概念,卻是那樣的具體和清晰。南沙衛士告訴我們,守住南沙就是守住中華民族的千秋基業,就是守住子孫后代的發展空間!
中華民族的和平發展是任何人也不能阻擋的。作為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大遺產,南沙當然應該成為我們由陸地向海洋、由淺藍向深藍進行戰略發展的一個大空間。隨著人們對海洋的認識不斷深化,隨著人類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能力不斷提高,南沙的戰略價值正日益凸顯。南沙衛士告訴我們,強化海洋意識、海權意識、海軍意識,正是強化使命意識的題中應有之義。
如今,胡錦濤主席提出的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已深深地鐫刻在南沙衛士心中。神圣的使命,牽引著他們崇高的理想追求,培育著他們過硬的軍事素質,鍛造著他們堅強的內部團結,激發著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南沙衛士正因為把自己的奮斗融入到履行使命的過程中,才成就了他們軍旅生涯中一段值得自豪和終生難忘的精彩人生。
南沙衛士還告訴我們許多許多,但是凝結成一句話,卻只有四個字:使命至上。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錢曉虎、徐鋒、李根成、王智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