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日本航空自衛隊正被賦予越來越大的自主權,并被寄予進行遠程投送甚至遠程作戰的希望
近來,幾條關于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消息頗為引人注目。種種跡象表明,日本正在加強空中力量的現有資源整合,著力提高戰略研發能力與遠程投送、作戰能力。
借大型客機研發軍用機技術
日前,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日本將與美國共同研發新一代超音速客機,將東京到洛杉磯的飛行時間縮短到5小時,搭載人數由200人增至300人左右。如果研發順利,預期2020年左右就可正式啟航營運。
大型超音速飛機具備大量的軍民通用技術,2年前日本計劃與協和公司共同發展超音速客機時,就有媒體指出,日本其實是出于獲得“大飛機技術”的考慮,高速大型客機與大型軍用運輸機原理幾乎完全一樣,而大型客機稍加改造就可以成為預警機。這次與美國共同研發的超音速客機更是“有特點”,其飛行速度快,5小時從東京到洛杉磯;飛行噪音低,僅相當于協和式客機的百分之一。這兩項技術是最典型的軍民通用技術。
借“支援伊拉克”練遠程投送
近期為日本媒體關注的另一件大事是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布魯塞爾表示,日本政府正在重新審視日本航空自衛隊對巴格達的空運支援行動。他說,若聯合國提出要求,日本航空自衛隊將擴大在伊拉克的空中行動。
日本擴大向中東地區實施力量投送的意圖使人們有理由相信,日本正從多方面發展空中力量。因為日本國土面積狹窄,同時無法向海外派兵,無法演練境外作戰所必需的遠程投送兵力和遠程后勤能力。擴大支援伊拉克無疑是給日本航空自衛隊一個理想的演練機會。
借美指揮系統監控東海
5月9日《日本產經新聞》稱,日本防衛廳一直在討論的日本航空自衛隊組織改編方案已經基本敲定。按照整編最終報告中的計劃,目前在東京都府中市的日本航空總隊司令部在2010年遷移到橫田基地后,和駐日美軍第5空軍司令部共同組織“共同統合運用調整所”,共享有關在防空和彈道防御系統(MD)方面的信息,保持遏制力量。
這種首腦機關遷移與“統合”更可能針對哪個方向已經是一目了然的,但該改編方案還是不厭其煩地明確指出:由于中國軍用飛機在東海油田周圍的活動增多,離島被攻占的擔心漸大,在緊急時,日本要隨時將戰斗力量集中到西南部。為此,日本自衛隊要對部隊作必要的整合。
空中力量發展戰略浮出水面
上述一連串行動糾集在一起,使人們逐漸看清了日本防衛部門發展空中力量與提高空中勤務遂行能力的脈絡:整合現有作戰力量,提高指揮效能,鞏固美日聯盟體系,發展具有潛力的軍民通用航空技術,逐漸擺脫專守防衛的束縛,謀求自主行動與遠程作戰能力。
日本之所以會有這些舉措,首先源于其長期以來的國家大戰略。顯然,一個專守防衛型的軍事力量、尤其是空中軍事力量是不符合其戰略需要的。為此,日本航空自衛隊才被賦予了越來越大的自主權,并被寄予進行遠程投送甚至遠程作戰的希望。
本來日本航空自衛隊在東亞地區是一支強大的空中力量。但是日本官方認為其現有技術老化、航空工業缺乏獨立自主的研究能力,而且這支航空力量歷來充當美國在東亞最前沿的防御力量,防空能力雖強,攻擊能力太弱,獨立作戰能力也非常有限。為此,日本千方百計尋求航空工業的整體性技術躍升,要通過整合提高現有作戰單元的整體作戰力量,努力在其海外利益維護與海上運輸線防護中發揮空中力量的獨特作用。
更重要的是,日本意在通過與美國的航空研發合作,拉緊雙方的戰略合作,促進兩國的軍工科研、制造業交流,使美日軍事同盟從裝備研發到作戰指揮進一步融為一體。既發展自己,又鞏固美日同盟,為中近期可能出現的“安全威脅”、“周邊沖突”預買保險。
目前看,日本正以發展民用航空來進行通用技術突破,以航空自衛隊改編實現力量的整合與效能提升。其發展空中力量的決心是堅定的,思路也是明確的。可以預見,其軍事力量的發展也將沿著現有路線繼續前行。下一步不能排除的一種情況是:日本極有可能采取更明顯、更激進、更具有軍事色彩的空中力量發展步驟。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作者:寇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