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超級女聲”海選熱鬧開場,無論“超女”是否是“撕裂了美給人看”,還是迎合了娛樂時代大眾的娛樂的口味,我們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這樣的話題:這個節目反映出什么?我們有必要為是否取締而爭論嗎?
北塔
原名徐偉鋒,中國作家協會現代文學館副研究員,專治詩歌、評論與翻譯。
超級女聲比賽,前些年似乎還是小打小鬧,至去年開始喧囂鼎盛,到了今年,場面簡直可以說是莊嚴盛大。但我依然不太知情,因為我對那么多小美眉聚在一起飆歌不太感興趣。以至于去年7月,我去青島嶗山采風,當地一記者朋友問我超女之事,我竟說不出超女們姓甚名誰。
我知道,是超女這兩個字誤導了我,或者說,敗壞了我對超級女聲的口味和期待。我一下就想到了超人(superman),從而聯想到了超級女人(superwoman)。超級女聲也許是可愛的、動聽的,但超級女人可能會給人以虛假、霸道、無性別化的印象,形同悍婦。我輩避之唯恐不及啊!俺壟暋北豢s略為“超女”,引發了許多人對超級女聲的誤解,使現實中的一項普通賽事具有了超現實的意味,進而使超女形象迅速偶像化,成了女孩子們相互超越的障礙和拼小命追逐的目標。
只有湖南衛視才能成為超女的始作俑者,它是當今中國最娛樂的電視臺,尤其是少男少女們的逗樂平臺,幾檔標志性的欄目,從主持人到嘉賓到觀眾,幾乎清一色是二十以下。楊瀾被鼓搗到那兒,做的節目還在標榜她一貫自以為傲的知識女性啊、文化涵養啊,跟整個臺的風格顯得格格不入。在“玉米”、“涼粉”們看來,她幾乎已經是奶奶級的形象了。
這幾天的電視值得注意的是,一邊是中央臺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一副嚴肅、專業、誠惶誠恐、不允許娛樂化的呆板面孔,其觀眾基本上是中老年人;另一邊是湖南臺的超級女聲大賽,嚴肅與活潑相互裝扮,專業與非專業界限模糊,不管是哭得死去活來,還是笑得游龍戲鳳,都被娛樂的勁頭迅速消解,其觀眾基本上是少男少女。這一南一北兩檔節目相互間暗暗pk,這暗示著中國社會中文化年齡斷裂的現象。
都說現在是媒體時代,其實更實質性的說法是娛樂時代,因為風月媒體比風云媒體受關注的程度高得多。而娛樂低齡化的現象使一些老同志在懊惱自己趕不上趟的同時,感嘆“世風日下”,并發出“玩物喪志”的警告。但是,他們的感嘆和警告除非有被娛樂的可能,否則根本就是耳旁風;社會的選擇就是這么界限分明、不折不扣。
作為娛樂時代造就的巾幗英雄,超女們的音樂天賦、演唱水平和文化素養等以前被認為是標準性的因素(中央臺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依然如此要求)被無限淡化,代之而起的是可愛、美貌、另類、好玩甚至怪異。有些所謂的專業人士還要死抱著那些因素批評超女及其身后數以億計的超級拉拉隊,似乎是弄錯了鈕頭(吳方言,意思是“主要方面都搞錯了”),抓錯了把柄。大眾化和專業化很難步調一致,有時甚至會背道而馳。超女是大眾娛樂的對象,而不是專家品鑒的對象。大眾才不以天賦和水準為鵠的呢,他們覺得誰好玩、誰合乎自己的口味,就支持誰。超級女聲與女子十二樂坊很相像,都是時尚大于藝術,演大于唱。
我最關心超女現象如此火暴的社會根源。有兩點不得不強調。
一是海選。這種形式主義的大民主顯然還沒把年輕人的胃口搞壞,誰不想本著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投上一票啊。超女的海選無疑給大家提供了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娛樂與民主高度結合是當今中國一大特色,一個怪胎,中國人自得其樂的一個不是選擇的選擇。
二是女性。中國正在步入消費社會,秀色可餐的美少女也成了消費的對象。所謂美女經濟無非是消費經濟的一個注解。“消費”一詞沒有多少道德意味,因為它不具有倫理傾向,消遣才是低級趣味。雖然現在也有些大姐喜歡消費小帥哥,但畢竟不成氣候,所以至今沒有成功克隆出超級男聲來(甚至鮮有人敢做這樣的實驗)。女大學生當然是上品,也就更為消費者所青睞。超女中大部分都是女大學生,這讓我想到前年在昆明興起的以女大學生為盤碟的“女體盛”現象。作為消費主義的奴隸,在名利的強攻下,不少自以為才貌雙全的女孩成了這種消費傾向的同謀(不一定是犧牲品),從而趨“超女”若鶩。
專業觀察
爭論升級只會讓超女影響放大
一笑視之才能讓娛樂回歸本分
鄭小紅
筆名紅姑,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劇作專業,北京美樂園文化經紀有限公司劇本中心主任。
上一年度的“超級女聲”余溫未盡,新一輪海選又熱鬧開場。老實說前兩天湖南賽區的海選和50晉20的節目讓我看得很不爽。滿場的眼淚在飛。開始時還是被評委決定“離開”以后才哭,然后變成一上場評委還沒給出結果就哭,再后來評委和超女一起哭,再后來晉級和離開的超女也一起哭。一檔娛樂節目搞成這樣悲情,著實令人覺得有些詭異。
更詭異的是5月5日電視播放的50晉20強當晚的比賽,超女們的歌藝似乎都經過節選,表演時間加起來好像還沒有評委裁決的過程長。淘汰過程被過分地強調,先是五個里面選一個直接晉級或直接淘汰,然后剩下來的最后再一個一個被叫上來接受“判決”,面部特寫、退場鏡頭跟蹤、被淘汰后接受采訪,配合幽怨的音樂和有些陰森的現場,確實有“把美撕碎了給人看”的味道。
此時,歌聲和淚水一道,因為沾上商業噱頭的嫌疑而變得有些廉價。
同樣讓超女影響無意間放大的,還是爭論。這幾天最引人注目的是“取消超級女聲建議”的爭論。一方力責“超女”四重罪:一罪是玷污了藝術,二罪是毒害了青年,三罪是破壞了教育,四罪是違規操作。另一方則發出“建議取締超女是專制時代的遺風”的驚人之語。
個人覺得,盡管超女節目有諸多討人嫌之處,但似也不必過于“聞超而起”。“超女”充其量不過是一檔娛樂節目,根本談不上什么藝術,沒有可比性,也無從玷污。況且教育也并非那么容易就被一檔子節目破壞,否則就是自己本身就出了問題。也確實有一批所謂社會主流的精英層面上的人群也是“超女狂”,一些指責難免讓他們覺是侮辱自己的智慧,由此激起強烈反彈。
我認為人們需要娛樂,這是時代使然,在快節奏的都市,在節奏又極其緩慢的偏遠地區,相當一部分人們都需要讓他們放松,讓他們可以填充業余時間的需求。那么它的存在就是一種娛樂方式的補充,有客觀存在的必要性。
如果說電視是一份大餐的話,正餐之外的佐餐小菜雖沒有多少營養價值,但可以增加情趣,又不至于致病,何樂而不為呢?當然我們需要正視的是人們切不可以佐餐小菜替代營養大餐。那真要營養失調,致人死地的。正如人們偶爾的買醉,偶爾的徹夜狂歡,偶爾為之的黃粱夢,一覺醒來,一笑了之,誰也不會將此視為生活的全部,不會因此徹底地顛覆自己的生活。除了那些尚處于花季中的孩子們,偶爾做做“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美夢,大部分人還會在太陽升起之際,按部就班地過自己的日子。
最近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臂山”一樣,可能人人心中也都有一個超女夢,夢而已,不必當成真事去思索探求,更何況還會無意中被商人利用?
世上本無事,智者庸人都一笑置之吧。
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