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8日電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不久,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應邀到白宮作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首位訪問華盛頓的中國國家領導人。中國青年報報道,翻閱那時美國媒體的報道,那個年代中美關系的特征躍然紙上。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曾向美出口石油
上個世紀70年代末,中美關系的大門剛剛被打開,兩國的人員和經貿往來少之又少。由于缺乏了解,在美國人的眼里,歷史悠久的中國是一個充滿神秘的東方大國。美國媒體當時用“長時間地與世隔絕”、“原始的經濟發展水平”、“一個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的國度”來描述中國。對當時“破舊、貧困和落后的”中國提出在2000年基本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雄心,美國人雖表贊嘆,但對中國能否實現這一理想卻抱有一定的懷疑。
美國媒體報道說,人民解放軍“沒有反坦克導彈,沒有裝甲直升機,沒有現代主戰坦克。攜帶核武器的中程導彈射程不到4000英里”。
在談到鄧小平訪美之行時,美國媒體說,“中國代表團攜帶一個詳細的采購單子,金額可能大大超過了中國的預算”,似乎在暗示中國當時沒有多少外匯儲備。
美國媒體報道中還有這樣一條消息:美國一家石油公司同意向中國購買360萬桶原油,第一批原油在1979年初就可抵達美國。報道指出,中國當時之所以向美出口石油是為了賺取足夠的外匯來幫助“四個現代化”目標的實現。
1979年1月出版的美國《時代》周刊在評論中美建交時說:“即使北京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和華盛頓和莫斯科一樣成為世界一流強國的首都,(中美關系)正;蜷_了潛在的有利可圖的貿易之路和世界政治的新視角。”
今天美國擔心能源問題會導致中美摩擦
27年后的今天,美國媒體是如何報道和看待中國的?布什政府又是如何定位中美關系的呢?
《華盛頓郵報》4月15日刊登了題為《中美爭奪更多石油可能導致外交摩擦》的文章。該文指出,由于全球石油資源有限,這可能導致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美國與增長最快的能源消費國中國之間的關系出現緊張。
同一天,《洛杉磯時報》刊登了一篇名為《美國觀察中國在拉美的行動》的文章。該報道說,中美官員在北京就中國在拉美的活動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對話,內容涵蓋了政治和經濟各項議題。與會的美國高級官員說,這“反映了中國作為一個全球大國和世界級的石油與其他資源消費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華爾街日報》一位副總編輯上個月曾發表文章,指出中美經貿關系日益相互依存。如果發生貿易戰或者金融戰,雙方都將在經濟上遭遇毀滅性災難。所以,盡管貿易關系緊張,但中美雙方都不敢首先發動貿易戰。
布什在年初發表的《國情咨文》中稱中國是“經濟競爭者”。美國國防部2006年度《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明確提出,“作為一個主要的和新興的大國,中國最具有和美國進行軍事競爭的潛力”。布什政府今年3月發表的美國最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指出,中國是亞洲經濟巨大成功的一個縮影,中國已從貧困和孤立中走出,逐步融入國際經濟體系。美國的戰略是尋求鼓勵中國做出正確的戰略決定,同時美國也對任何其他可能做好“兩手準備”。
以上只是美國人對中國所作的評論的“冰山一角”。如今,翻開美國的報紙,打開美國政府網站,參加美國智庫的研討會,走進國會山舉行的聽證會,耳目所及之處,有關中國的內容幾乎無處不在。不管美國媒體、學者、官員對中國肯定也好,否定也好,懷疑也好,批評也好,甚至漫罵也好,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美國日益感受到太平洋彼岸中國的快速發展和由此產生的影響力。正如美國尋常百姓家離不開“中國制造”的產品一樣,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務院、五角大樓的決策者們在思考美國對外戰略及國內政治時避免不了要時時面對“中國因素”。
美國總統布什在評論中美關系時,既肯定兩國關系存在“積極的”一面,也表達了雙邊關系“錯綜復雜”的一面。美國國務院常務副國務卿佐利克在與中方進行戰略對話時坦承,中國這幾年的快速發展大大超出了美方的預料,“我們如何應對中國崛起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