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 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陳水扁批評在北京進行的“連胡會”與國共兩岸經貿論壇,是“中國包藏禍心的遮羞布”。“臺獨”基本教義派的媒體,尤其歇斯底里批判“行政院”“搶頭香”的開放措施。
為什么深綠陣營反應如此激動?答案很簡單,因為一股趨勢隱隱然成形,民進黨政府的“鎖‘國’行徑”,越來越被主流價值揚棄了。企業界“以腳投票”,以具體行動告訴扁政府,他們要“錢景”,要“未來的希望”!
我們可以跟阿扁打包票,你再怎么批判大陸,你再怎么恫嚇企業界,效果都越來越小。一方面,臺灣企業不管大小,若非早有全球化布局,便是極具早期拎一只皮箱走天涯的闖蕩精神,他們哪里肯被“鎖在臺灣”,眼睜睜看賺錢機會流失呢。我們曾批評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根本是公然與企業為敵,依據在此。
另方面,扁政府施政無能,既無法解決景氣低迷,民生凋蔽的社會頹勢,卻花費力氣拼命搞意識形態,制造內部矛盾,時間一久,怎不被看破手腳,覺得這樣任憑你搞下去,臺灣遲早被拖垮,于是只好自力救濟,不再寄望于政府。
這回這么多企業“捧連戰的場”,難道不是傳達心中的某些憤怒嗎?看著市場與舞臺逐漸被剝奪,尤其還不是因為企業沒這能力,而是政府一意阻攔,迫使臺灣企業“綁手綁腳”的跟國際競爭,想想這六年來喪失的契機,他們怎能不怨不氣呢?
這次號稱占臺灣總產值接近一半的企業主,“毫不避諱”的參加國共經貿論壇,固然是在商言商,然而,以這些企業全部仍在臺灣繳稅,在臺灣投資、生產、聘雇員工等表現而言,誰敢說他們不愛臺灣?那些只會嘩眾取寵,只會耍嘴皮子,把愛臺灣掛在嘴邊的深綠政客,又對“根留臺灣”有過多少貢獻?
一年前的“連胡會”,成功擺脫綠營喜歡扣帽子、貼標簽的糾纏,一年后的“連胡會”與國共經貿論壇,則以企業界的實際參與,展現了“產業西進,布局大中華市場”的強烈渴望。阿扁的口不擇言,深綠政客與媒體的焦慮,都在預期之中,因為政治鐘擺與民意的趨向,都往泛綠的反方向在移動了。
看到副“閣揆”蔡英文被“臺聯”批,看到蘇貞昌“內閣”在二度“連胡會”前搶頭香,我們很感慨,民進黨內的有識者,若不敢向阿扁嗆聲,何來新出路? (摘自臺灣《聯合晚報》4月15日社論;原標題為:你走你的“扁路線” 人民要希望)